賜婚旨意送到孫家。
自孫狀元以下跪地接旨。
宣旨的人是林書平,皇帝劉詔身邊第一得用的人。
孫家七娘溫柔賢惠,才學品貌出眾,指婚給大皇子劉御。
旨意下達,年輕的兩個人正式成為未婚夫妻。
孫狀元替孫女接下旨意。
林書平親自將他扶起來,“陛下很關心先生的身體,讓咱家代為問候。”
“謝陛下厚愛!老夫很好,依舊能報效朝廷,報效陛下。”
林書平笑瞇瞇地說道:“孫先生老當益壯,陛下就放心了。籌建書院,可有為難的地方不妨提出來,陛下自會替先生解決。”
“書院修建一事,無需老夫操心。唯一需要發愁的地方,書院的夫子從何處聘請。老夫知道翰林院有許多有才之士,然而讓他們放棄官職,當書院教書,那是萬萬不行的。”
孫狀元拐著彎問皇帝劉詔要政策,要支持。
新辦的書院,能不能效仿國子監,也給個一官半職啊!
林書平裝傻,“先生真會說笑。說起才學,誰能比得上孫家人。教書的夫子,先生大可以從子侄里面挑選幾人,舉賢不避親,陛下絕對支持先生。”
孫狀元夫子抖了抖,“如此,老夫就自己想想辦法。”
林書平笑瞇瞇的,“咱家就知道,籌辦書院一定難不住先生。想那鎮國侯府的崔七,南下江陵府,經過一番努力也將書院辦起來。孫先生乃是堂堂狀元,籌辦書院肯定比崔七更具優勢。咱家靜候先生佳音,等書院開學的時候,一定來捧場。”
“好說好說!”
“咱家還要回宮復命,告辭!”
“民榮,送林公公出府。”
長子孫民榮親自送林書平出府。
走到大門口,林書平停下腳步,回頭看了眼門框上的門匾。
他意味深長地說道:“新家新氣象,恭喜你們三房!陛下得知分宗一事,十分關心,又倍感欣慰。你們一定要多用心,為天下讀書人多多書寫書籍。”
“林公公放心,我們新民孫家一日不敢懈怠。”
“如此甚好!”
送走林書平一行人。
孫民榮轉身回府,將林書平最后一番話轉告父親。
孫狀元捋著胡須,“他這是在敲打老夫,別忘了當初的承諾。”
“寫書的承諾”
“哪有這么簡單!老夫著書立說,不能老調重彈,得提出新的學術思想,最好對嫡支大房的那邊進行批評,甚至是形成競爭。所以不要以為我們父子能籌建書院,就萬事大吉。學術上的事情要是辦不好,觸怒了宮里,當心吃不了兜著走。”
孫民榮緊皺眉頭,“兒子怎么覺著,宮里對嫡支大房懷有深深的惡意。”
孫狀元了然一笑,“誰讓孫家的學術思想,占據了文壇半壁江山。偏偏為了維持住這份榮耀,這些年孫家的學說,越發趨于保守。這和宮里的想法背道而馳。”
“父親的意思,宮里需要更加開放包容的思想。希望通過我們父子,盡可能的影響更多的讀書人。”
“正是!”
這只是目的之一。
孫狀元已經看透了皇后娘娘的險惡用心。
她是要掀起文壇學術斗爭。
換個好聽的說法,她要看見文壇百花齊放,各種思想學術的碰撞。
為什么選他
因為他姓孫,還是狀元。
打著孫家的名頭,有著足夠的影響力,能撬動保守的文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