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劉軍急忙否認。
“我還以為你想跟去。”陳春紅打趣道,前面三四年,大兒子都是年初二跟著老三回來,年初三就一道走了。
劉軍不滿地嘟了下嘴,“媽,那都是以前的老黃歷了,你怎么還提”
“知道就好。”陳春紅擠兌了一回大兒子,端起搓毛巾的臟水,出后門倒了,晾好毛巾才回屋,總的來說,看到小女兒和大兒子,她還是覺得很省心,她敢說,全村找不出第四個,像他們這樣干凈的孩子來。
尤其臉上白白凈凈的,又長了些肉,看著就討喜。
再看看老三家的那四個女孩子,沒個人樣,她越發慶幸,大兒子回來了,沒在老三家繼續待下去了,要不然,不知道歪成什么樣子,指不定將來她怎么后悔。
劉艷來到這個年代,第一次出門拜年,相比于二哥劉華的興奮勁,她最深的感受就是冷。
寒風灌進骨頭縫隙里,耳朵都要凍木了,一路上翻山越嶺,路也不好走,劉艷咬牙堅持住,沒有讓她媽抱,不給大家增加負擔。
大姨家也是一大家子,人口眾多,大姨父有七兄弟,他排行老二,家里已經分了家,大姨沒和公婆住,單獨搬了出來,生有兩兒四女,最小的兒子,比劉艷還要小一歲。
家里孩子多,以大帶小,大約是這個時代的特色。
劉艷認了親,謝絕了幾個女孩子找她去踢房子的邀請,窩在火盆旁,接過大表姐王瓊倒的糖水,道了謝,剛用開水沖的糖水,熱乎乎的,她抱在手里暖手。
“兩年不見,你家瓊兒都成大姑娘了,”
陳春紅含笑道,接過一碗糖水,見王瓊又要給劉軍和劉華端,只是倆人早已跑出了屋子,去找大表哥王意玩了,忙阻攔道“快別忙活了,給你媽端一碗,就坐下來烤火,他們要喝,等會兒會跑過來要。”
這大半年,家里不缺甜食,除了酷愛甜食的二兒子劉華外,大兒子和小女兒都不大愛吃了。
“你也知道兩年沒見了,要不是為了小雞崽,今年你估計也不會來我家,春紅,你的氣性是不是太大了,我昨日回去”
“大姐知道我氣性大,就別說我不愛聽的。”陳春紅直接打斷了大姐的話。
旁邊的陳春雨看到自家妹妹臉上笑容沒了,擔心她一惱火,轉身就走,因為以前有這樣的經歷,所以她到底沒敢再提,昨日她回娘家,老娘的身體越發不行,村里的赤腳醫生都說了,只這一兩年的時間了,想到這,心里嘆了口氣。
母女倆的這個結,大約這輩子都沒法解開了。
“我們說說小雞崽,”
陳春雨變了語氣,“說起來,也是你運道好,我那天回來后,準備第二天去村子里打聽打聽小雞崽,沒想到,第二天,我家那只一個冬天沒下蛋的老母雞,帶了十來只小雞崽回來了,我后面仔細查了下,是在茅房的屋頂上,抱了一窩,那十幾只蛋,也不知道,什么時候下的。”
“我之前還想著,這只老母雞整個冬天都在抱窩,趕了好幾次都沒用,打算過年宰了它,今年再養只小雞崽,沒想到,它自己帶了一窩雞崽。”
陳春紅聽了,當是一件奇聞,十分吃驚,“還有這種事,大姐家的雞,都能自己抱窩,我記得你家沒養公雞呀。”
“我家哪能養公雞,也不知道老母雞在哪借的種,十五只蛋,孵出了十一只雞,兩只寡蛋,剩余兩只沒出雞崽的毛雞蛋,讓你姐夫吃掉了。”
“照你這么說,出雞率還是挺高的。”
“可不是,這事傳出去后,大年初一拜年的時候,村子里就有人要拿雞蛋和谷子跟我換,我都沒松口,打算先讓你挑了,我再和他們去交換,你要是今天不來,我就選兩只母的,讓瓊兒給你送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