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剛說完,忽見劉春生放下了筷子,雙手慌亂地捂住了自己的臉。
片刻間,有眼淚從指縫中滑落出來,她也聽到了劉春生哽咽的哭腔,“是呀……是不一樣了……”
劉艷大約沒想到他會哭,看到一個大男人哭成這樣,心里微微嘆了口氣,“你明白這一點就好,所以,你大可放寬心了。”她端起飯碗,夾了幾筷子菜,回自己房間去了,免得劉春生回過神來覺得尷尬。
好在,這次的談話,終究有了效果。
后面,她能明顯感覺出來,劉春生整個人都放松了許多,不像以前,面對她和大哥劉軍時,整個人都是緊繃的,警惕心和防備心十發嚴重。
所以,在大哥劉軍寄回來五十套《數理化自學叢書》時,收到書的當天,劉春生先是抱怨,“怎么一下子買了這么多書呀,還是重樣的,”不一會兒,又恍悟地拍了下自己的額頭,“這套書好像……是不是接下來非常暢銷?”
“應該是吧,”
劉艷心不在焉地回道,看到書,她就猜到了,打開大哥劉軍的書信,果然如此,于是和劉春生說道:“這是大哥和洪順合伙買的,大哥負責買書,洪順負責在接下來的高考之前賣出去。”
劉春生一點都不意外,卻又滿臉的惋惜,“哎呀!我怎么就沒想到。”
“等你想到,黃花菜都涼了。”
劉春生被懟得渾不在意,還重重地點了點頭,“也對,要論賺錢,我是拍馬都趕不上洪順。”畢竟,上輩子洪順從房地產起家,縱橫商海,最后涉及到各個行業領域,商業版圖大得驚人。
哪怕他這輩子重來,但說到賺錢,他也只想到,憑著家中積蓄,等商品房能交易的時候,在一線城市,多買幾套房囤著。
想了下,劉春生又說道:“你大哥打算賺錢,怎么不先和家里說一聲,他有那么多本錢嗎?”
本錢肯定是有的。
劉艷毫不懷疑,不說大哥這三年上學的補貼,她媽一向有窮家富路的觀念,加上大哥不像二哥存不住錢,所以每次去學校,她媽都會一次性給一兩百的零花錢,反倒是二哥劉華,她媽只寄東西,給的錢很少。
因為哪怕給得再多,二哥劉華每次回來的車票錢,都還要臨時寄過去。
前年年底,第一次發生這樣的事時,她媽直接氣到了,最后是劉春生親自跑到省城去接的小兒子,這一接,就接了兩年。
在那之后,二哥每次出門的錢,她媽都計算好了。
只說眼下,大哥劉軍寄過來的五十套《數理化自學叢書》,每套一共十七冊,攏共八百五十冊,大哥在印刷廠拿書的價格,每冊平均下來只有三毛錢不到,這些書的成本價不到二百六十塊。
別說是大哥和洪順倆人合伙,單單只大哥一人,也承擔得起。
等到十月下旬,報紙上傳來恢復高考的消息,一時間,讓所有曾經失學的青年人看到了希望,興奮不已,群涌而動,爭相奔告,加入了復習的行列。
高考、復習成了這年年底,有志青年的主旋律。
隨之而來的是這套書一下子成了搶手貨,洪順在市里新華書店的這套叢書一天售賣告馨后,找上了從前的班主任賀老師,在師大附中的校門口臨時支了個攤位,售賣這套叢書。
只用了四天時間,就被搶光了。
劉艷跟著洪順一起守了幾天攤位,看得都忍不住眼紅,實在是價格太感人了,三毛錢一冊的成本價賣到五塊錢,還不愁賣,利潤十倍不止,“這么好賺的生意,你和大哥當時怎么沒拉上我一起合伙,我也出得起入伙費。”
她也是有存款的人。
自從來了城里后,每年的壓歲錢,她媽就沒再幫忙收過了,加上上學每周的零花錢,還有這幾年,時常幫家里買菜,凡有剩余的她媽就讓她留著,零零散散地存下來,也有小一百了。
“不用你出入伙費,我的錢,以后都交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