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老說得那里的話,咱們都是鄉里鄉親的,不需這般客氣。”趙振興看著又新添進來的兩個小姑娘,心里也替趙怡然高興。
招收女孩子進私塾的事,可說是趙怡然一力推薦的,他雖是支持她,卻也不太看好這件事。
他先前沒過來,就是生怕她今兒這邊冷了場,到時自己在這邊,她面上掛不住,心里也不自在。
沒想到竟然還收了五人,不管怎樣,好歹這個私塾也算是沒白折騰。
他一點也不擔心,這些孩子來了之后,日后會不來。
只要他們肯邁出這第一步,他就有信心,趙怡然一定會讓這些孩子繼續學下去。
…………
待到春暖花開之時,趙家的私塾已經在周圍的村鎮間有了不小的聲名。
而且請來的兩位夫子極有學問,很快就一傳十,十傳百,把趙家的聲名傳了出去……
但是因著地方太小的緣故,暫時只招收清河村的蒙童。
私塾這邊上了正軌,趙怡然除了每隔數日過來查看一番,基本已經全數交給夫子們打理。
今年因為李氏懷了身孕的緣故,趙家作坊里的事務大多都落到二丫的身上。
好在這些年,她跟在趙怡然的身邊也學了不少,已經漸漸磨練出來,作坊里頭的事倒也能料理的妥當。
程錦川那邊推薦過來的兩位管事經由崔牙儈的手,開了年就已經來到趙家。
有了這兩位管事相幫,趙振興打理起趙家的生意來,已經輕松了不少,現如今他正在籌備,今年在郯城縣也開一家賣辣醬的鋪子,只等尋摸著合適的鋪面,就準備買下來。
趙怡然除了開年后去了一趟府城,把早先看中的一處鋪面買了下來之后,剩下的就交由程錦川留在府城那邊的人手幫忙按照她的圖紙開始裝修。
年后,她尋機與趙振興說了自己要開一間專門賣香膏的鋪子,無需動用趙家公中的銀錢,她這幾年的積蓄完全足夠應付一間鋪面的開支。
趙振興聞言沒有多說什么,趙怡然這些年為家里掙了多少銀錢,他心中有數,別說她只是用自己的私房銀子開間香膏鋪子。
就是家里掙得這些銀錢她要分去一半,他也不會多說什么。
更何況,她如今已經定了親,這辣醬的生意,日后她已經表明并不想帶走。
那么現在勢必得要有份產業,將來也好當做嫁妝帶去夫家。
像程家那樣的大商賈,媳婦帶去的嫁妝越是豐厚將來在婆家也就能越能盡早站住腳。
所以,趙振興不但沒有反對,反而和李氏開始商量起給趙怡然的嫁妝來。
正好,李氏有了身孕,趙家人也不放心她每日進出作坊,來回還要走那么長的一處山道,如今就干脆讓她在家幫著書哥兒準備聘禮以及給趙怡然籌備嫁妝。
一時間,趙家眾人各忙各的,片刻都不得閑。
等到趙怡然香膏鋪子正式開業之后,趙家人也接到了李家傳來的喜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