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玉在此次春闈中高中二甲第一百一十二名,賜進士出身,真正成為了一位天子門生。
這個消息不說讓李家村沸騰,就是傳到清河村趙家時,也起了不小的轟動。
一時間,左近的一些鄉紳或者與趙家往來密切的人家,聞風紛紛上門來道賀。
趙振興只得放下手邊的事,應酬著來人。
后院,李氏這邊打發走張善人家的媳婦子,對著趙怡然道,“你舅舅中了進士,怎么這些人卻是想方設法的來與咱們套近乎?”
“這就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趙怡然笑著端起一旁的茶碗,輕輕抿了一口茶水。
“你這孩子,我在這兒發愁,你還在說笑。”李氏嗔怪的看了趙怡然一眼,看著對面矮幾上堆得滿滿的各色禮盒,悠悠嘆了一口氣。
“這有什么要緊的,他們不過是想要借咱們這層關系給小舅舅示個好罷了。”
他們這左近,要說秀才,還真有不少,舉人也能找出那么幾個來,但是真正的兩榜進士,卻是屈指可數,除了縣里的縣老爺們,他們還真沒見過幾個。
如今,李家早年游歷在外的那個二兒子,竟然高中進士,而且這個進士還是他們趙家的姻親,他們趙家這幾年的勢頭,早已經被有心人看在眼里,得了這個機會,還不爭相著前來巴結討好,將來有事說起來,也能沾上幾分面子情。
不過,這是人之常情,倒也不必見怪。
趙怡然指著那些東西對候在一旁的劉嬤嬤道,“等會兒讓人登記造冊,貴重的就挑揀出來,備上差不多的禮物還回去。
要是那些上好的藥材和吃食點心,就挑一些送給姥爺他們,再從我們鋪子上備些差不多的禮物給這些人家回禮過去。”
劉嬤嬤忙笑著應是。
李氏見她三下兩下就把這些事敲定,索性也丟開手,問趙怡然,“你姥爺說是過幾日要擺酒慶賀一番,你看,咱們要不要另外備些賀禮過去。”
“自是要的。”
趙怡然沉吟了片刻才道,“不過這賀禮照著尋常的添上三成也就差不多了,小舅舅如今還在京中候缺,咱們倒是要先給他送些銀錢過去,他也好用來應酬周轉用。”
李氏從未料理過這些事,聞言也只得點頭道,“這些事,娘也不知道要怎么應對,你幫著拿主意就成。”
趙怡然笑著頷首,“這事回頭我與爹商量去。”
“嗯。”
應酬了大半天,李氏此時也有些累了,不知道是不是上了年歲的原因,她懷上這一胎之后,人就特別容易累。
她抬手揉了揉眉心,臉上有著掩飾不住的疲色。
趙怡然見此,順勢起身道,“娘去歇一會兒吧,我先回去理一理這些事,回頭也好與爹商量個章程來。”
“好,你去吧。”
趙怡然回了自己的院子,打發走伺候的人,這才進了書房,拿出專門放置程錦川書信的那個匣子,她打開蓋子,拿出最上面一張紙頭。
上面赫然寫著李敏玉高中的消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