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親后,她只生了一個女兒,后來丈夫就生了重病,為了給丈夫治病,馬娘子算是掏出了全部的家底。
就這樣,也不過只拖了一年,就把家中拖垮了,到最后實在沒有辦法,她只得連鋪子都抵押了出去,卻也沒能換回丈夫一條性命。
因為丈夫的病逝,害得馬娘子還頂了一個克夫的名聲,她頂著罵名,咬牙撐著給料理了丈夫的身后事。
只是公婆已經年邁,唯一的女兒還在蹣跚學步,一大家子人都還等著馬娘子掙錢養家。
沒奈何,馬娘子只得出門找活計,好在她原先就拋頭露面做過生意,機緣巧合之下,被羽衣坊聘了去。
剛開始她也只是在羽衣坊里做個記尋常的女伙計,但是因為馬娘子待人和善,嘴上又會來事,這一來二去的,也討了不少客人的歡喜。
就這樣過了幾年,馬娘子掙得銀錢勉強也能養活一大家子。
后來她上頭的一個女管事被調遣到其他分鋪去做了二掌柜,她就被掌柜的提拔上來,頂了這女管事的位置,這一做就是五年。
原本她以為她還會繼續與羽衣坊續簽下去,誰知,趙怡然卻在這時找上了她。
趙怡然開出的條件實在優渥,讓她拒絕不了。
她想到自己的女兒也快到了說親的年紀,若是應下趙怡然這份差事,說不得能攢上一筆銀子給女兒置下一份不薄的嫁妝,這樣日后就算是沒有娘家依靠,女兒有這份嫁妝也能尋個不錯的人家,好生過活。
她沒多做猶豫,就應承了趙怡然的邀約。
趙怡然果真如一開始所說的那般,不但讓她做了香膏鋪子的掌柜,除了每月的月錢之外,每年還有一成紅利的分紅。
若是生意做得好,額外還有賞銀,就去年她不過做了幾個月,過年拿到手的分紅和賞銀就有近一百兩。
換做在羽衣坊,這足足抵得上她做管事時的兩年工錢了。
馬娘子這下子心里算是完全踏實下來了,打理起鋪子時,也更加用心。
因為當初她在羽衣坊,就識得不少富貴人家的女眷,這一年多來,她也花了一番心思,主動上門推薦這些女眷們試用趙怡然鋪子里面的香膏。
趙怡然這些香膏都是用那些古方又經過周效溪這個大夫幫著一起調試過的,效用自是比一般的胭脂鋪子里面賣出的要好許多。
這些女眷們一旦試用過后,漸漸就察覺出趙家這香膏的不尋常來,后紛紛上鋪子去挑選自己喜歡的味道……這一年多來,趙怡然的香膏鋪子在府城已經小有聲名。
雖說這里面有香膏原本效用就好的原因,但是還是有賴于馬娘子的用心經營。
趙怡然歷來不會虧待用心做事的人。
馬娘子進府后,就被迎春讓到一旁的花廳里面奉茶。
馬娘子還是第一次來程宅,一路上由著仆婦領進來,倒也不敢四處亂瞄,免得讓人看了笑話,此時見到接待自己的是個十四五歲,面相討喜的丫鬟,猜測應該是趙怡然跟前服侍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