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聽了,點點頭嚴肅地說道“朕發誓必滅建虜,剿滅流賊,中興大明,諸卿但有想法,盡且說來朕知便是”
如果是以前的崇禎皇帝,恐怕他說得話,這三個封疆大吏也只是聽聽而已。說大話而已,那個皇帝不這樣
可是,在這次的勤王戰事中,崇禎皇帝已經身體力行,已經向這三個臣子證明了他有做這個的決心和能力。因此,在他說完這話之后,就立刻有了回應。
只見盧象升恭聲奏道“陛下,我大明要對付建虜,其實也有一大優勢,就是我大明人口充足,而建虜人丁稀薄,一個可行之策是分化瓦解建虜中的各方勢力,并且消耗建虜人口,不求一次殺掉建虜多少,積少成多,建虜也是吃不消的。”
崇禎皇帝聽了,點點頭,這個是顯而易見的,這條計策要是可以的話,當然要用了。
之前的時候,他聽盧象升等三人分析了之后,就再也不相信后世網上看到地,出了燧發槍,所謂的排槍黨,然后就能橫掃建虜的小說了。
“蒙古各部族,以前都是和建虜敵對的,是拿我們大明銀子去和建虜打仗的。如今在建虜麾下,也只是利益結合而已。”盧象升繼續侃侃而談道,“還有朝鮮那邊,是迫于建虜淫威,簽訂城下之盟才給出了兩萬左右的火銃手。另外,遼東漢人,除了那種死心塌地為建虜賣命者之外,也有很多是迫于無奈才投降了建虜。”
說到這里,他鄭重地提高了點聲音說道“如若分化出這些勢力,則靠建虜本身,就沒有多少可戰之軍,死一個少一個,最多也就只是一個大部族而已,遲早被我大明耗死”
聽到這話,崇禎皇帝點點頭道“此事,朕會考慮的。對于建虜中的不同勢力,會根據情況區別對待”
“陛下,就算要分化建虜,那也必須是在打了勝仗的前提下,讓那些勢力看到,建虜不再能壓著我大明打,不再有以前的那種威勢,如此一來,人心浮動,哪怕是要分化他們,也會容易很多,更可以由我大明來提條件了”
對這個說法,崇禎皇帝再次點頭表示贊同。求來的分化,只會讓他們趁機漫天要價,而且也不靠譜,轉頭反悔又能奈之何
“陛下,如要在局部戰事中打贏建虜,首先必須是軍械裝備皆是精良。”洪承疇跟著開口奏道,“我大明同樣做到這點,再加上獎罰分明,那我大明將士,多得是忠勇之士,未必就不如建虜,正面堂堂正正地打翻他們,沉重打擊建虜的士氣,也不是不可能”
崇禎皇帝聽了,再次點點頭,他也理解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