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事情,都不用回答,在場的這幾個封疆大吏,自然知道答案是什么。道理他們也都懂,只有和那些百姓切身利益相關的,他們的積極性才會高一些。比如說,興修水利,本地的百姓就會比其他地方的積極不少。當然,偷懶的人也一樣存在。這個,其實就是大鍋飯的道理。
崇禎皇帝不用他們回答,就接著又說道“不說其他,光是朕之前巡查了兵仗局的工匠,就非常不滿意。都是什么樣的工匠啊用不客氣的話來說,就是一群混吃等死,在耗時間等著匠役服完。他們的水平,不用說,卿等應該也知道。那些有精湛技藝的工匠,都是出銀子代勞役,才不會來服匠役。”
看到孫傳庭似乎想說話,他料到了,就看著孫傳庭說道“那對他們嚴加管束,敢偷懶耍奸就嚴懲,一如其他勞役一般地用上監督、鞭撻、嚴懲、強壓等手段”
“沒錯,這樣或者能讓他們完成要做的事情,可也僅此而已了。”崇禎皇帝說到這里,面容嚴肅,看著面前的三個臣子說道,“可兵仗局制造的可是軍械護甲,這種事情上,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卿等自己也說了,建虜的軍械護甲就比我大明的要好。可如果反過來,我大明的比建虜地要好,那是不是能極大地提高軍隊的戰斗力”
有的時候,事情的真相其實很簡單,但是,基于慣性思維,就不會再往深處想一想。可要是有人提了,就會讓人覺得,這個事情其實就這樣,很好理解。
“陛下,那或者給其獎勵不也可以么”盧象升聽到這里,就又奏道。
崇禎皇帝點點頭,獎罰分明這點,特別是這些帶兵的大臣都能理解。不過他還是補充說道“是可以,但真不是想要一錘子買賣,而是作為一個制度,長久流傳下去。卿等想一下,如果連基本的生活保證都沒有,那又有多少人會愿意去搏一個獎賞呢因此,朕的想法,就是給他們發俸祿,讓他們能衣食無憂,從而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在軍械護甲的打造上。并且在這個基礎上,再給予必要的獎賞,提高他們的創新積極性。如此一來,朕就不信了,以我大明的人力,還打造不出更精良和厲害的軍械護甲”
薛國觀聽了,第一個叛變了立場,立刻擁護道“陛下圣明,微臣以為,這和陛下給大明官員漲俸祿是一個道理”
盧象升和孫傳庭兩人看了他一眼,隨后看向皇帝,都表示沒有異議了。
對于軍備方面,他們兩人絕對比其他任何臣子都要有感觸。如果大明能在軍械護甲的精良程度上壓倒建虜,那對一個保定總督,一個薊遼總督來說,壓力會大大減輕。
誰知崇禎皇帝卻還沒完,又接著說道“朕的這個革新公布之后,當能召集大明最聰明的工匠,讓他們衣食無憂之后的還有另外一個用意,就是準備讓他們把自己所學的記錄下來,形成一整套授徒的記錄,把這個經驗手藝傳給其他人”
“收徒”薛國觀聽到這里,忍不住插話道。
或者也只有薛蠻子,才會在驚訝之余插話了。
“對,沒錯”崇禎皇帝不以為意,反而帶著微笑點頭道,“不過這個收徒,不是工匠私人的事情,而是官府的事情。就目前來說,是皇家出面。卿可以理解為類似縣學,不過不是教授四書五經,而是軍械護甲的打造手藝如此一來,手藝便能傳承下去,而不用擔心失傳。”
他的這個說法,又是一種全新的東西了。皇家出面,類似縣學,不教四書五經,而只是教工匠手藝,世代傳承
這種事情,自古以來都是沒有的。哪怕是在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教授,那也是各自民間的行為,并不是官府,更不是皇家所創辦。
這種全新地觀點,被崇禎皇帝一說出來,對盧象升等人便又是一個沖擊。他們感覺,怎么今天皇上的想法一個接一個,全都是那么怪,可聽起來,似乎又很有道理
看到他們在沉思的樣子,崇禎皇帝便又補充說道“后面的這個事情,也要建立在俸祿基礎上,不但衣食無憂,甚至還能獲得一些另外的東西,比如,見官不拜。甚至對于有大貢獻的,可以封爵”
聽到這個,薛國觀等人不由得大為吃驚,連忙便先勸阻。區區工匠,竟然還要封爵,太駭人聽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