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如今錦衣衛指揮使,卻只是陪在那名年輕人的身邊。很顯然,地位還沒有這個年輕人高。
頓時,涇陽縣令馬上想起了一個傳言,皇帝御駕親征,早已離開京師的消息。
一想到這,他頓時睜大了眼睛,露出不可思議的神情,該不會,這年輕人便是當今皇上吧
他只是舉人出身,還沒有經過殿試,因此連皇帝的面都沒見過。不過,李若璉卻是提醒了他道“皇上駕到,還不快迎駕”
聽到這話,涇陽縣令和他身后的鄉紳都是嚇了一大跳,不敢怠慢,連忙跪下迎駕。包括他們身后的涇陽百姓,第一時間,全都嚇到了,連忙跟著跪了下來。也有個別膽大的,與此同時偷偷打量下傳說中的皇帝。
崇禎皇帝并沒有第一時間讓他們起來,目光掃視,卻發現這些人之前聚集的地方,竟然擺著貢品之類的,這是在祭拜什么再定睛仔細一看,頓時就怒了。
蝗災降臨,不趕緊組織百姓撲殺蝗蟲,反而在這里祭拜什么蝗神,這有個屁用啊愚蠢之極
怒意上涌,崇禎皇帝立刻便指著那處供桌,厲聲大喝道“你身為涇陽父母官,蝗蟲來襲,卻不思及時撲殺,反而在此拜神,多年的圣賢書,都讀到狗肚子里去了”
涇陽縣令匍匐在地,身子微微有點發抖,他知道,皇上震怒,自己怕是有難了。不過他自然不甘心,就趴在那里回奏道“陛下,蝗蟲太多,實在撲殺不過來。而且有人言,誰要撲殺蝗蟲,便是對皇家不敬,御史言官必然要彈劾。因此,下官和他們商議,最終有人建議拜神,據說很是靈驗”
“夠了”崇禎皇帝非常憤怒,根本不想再聽下去,立刻打斷道,“現在時間緊迫,你的事,隨后朕再和你算賬。現在立刻讓全城百姓,全部都去撲殺蝗蟲,朕亦會讓軍隊相助,務必把這些蝗蟲都撲滅了,免得他們再禍害他地”
“罪臣遵旨”涇陽縣令一聽,立刻領旨,然后趕緊吩咐身后的鄉紳和屬官,讓他們去安排撲殺蝗蟲的事情。
而崇禎皇帝這邊,除了需要警惕的軍隊派出之外,所有軍隊也立刻加入了撲殺蝗蟲的隊伍中去。
于是,在明末不可思議地一幕出現了。
精銳的天之勁旅,放下了刀槍劍戟,拿起了樹枝掃把什么的,就和百姓混在一起,就在涇陽城外,一起撲殺鋪天蓋地的蝗蟲。
不得不說,涇陽百姓一邊在努力撲殺蝗蟲的同時,對身邊的官軍,突然就從心底涌現出了感激。這么多年來,他們第一次感覺到,有官軍是真好
不少人在揮汗如雨的時候,還會偷偷地往皇帝所在方向看一眼。看到皇帝就站在高處,指揮著官軍撲殺蝗蟲。在烈日之下,雖然有傘遮陽,可還是揮汗如雨。可是,皇帝似乎根本不在意,反而是一臉焦急,為他們著急,一門心思在撲殺蝗蟲。
對此,他們心中都得到一個結論皇上,是個好皇上啊
等到午后時分,三邊總督鄭崇儉領著步軍,基本上都是秦地邊軍來的,用急行軍的速度看到了。
不得不說,眼前看到的這一幕,讓鄭崇儉和這些秦地邊軍都感到非常震驚。
只見涇陽城外,到處都是天子勁旅的身影,就和涇陽百姓混在一起,都在田地山野中忙碌著,努力撲殺著漫山遍野的蝗蟲。
而他們的皇帝,此時也已經加入到撲殺蝗蟲的行列中去了。就拿著一根樹枝,在揮打著不知死活,依舊在瘋狂啃食綠色的蝗蟲。
這個場景,深深地印入了他們每個秦地邊軍將士的腦海中。
此時此景,都不用再說任何話,不顧急行軍趕來的疲憊,所有的軍卒,全都立刻投入到撲殺蝗蟲的行列中去了。
皇上如此,客軍如此,身為主人,又如何能不盡力
蝗蟲天災又如何自有皇上帶著我們對抗蝗蟲天災
皇上,萬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