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好了這邊的安排之后,崇禎皇帝便開始付諸行動了。
就在巡撫大堂,各路總兵濟濟一堂,將星云集。
五省總督陳奇瑜和三邊總督鄭崇儉分列兩邊之首,大紅緋袍,很是顯眼。在他們的下側,則是各路太監監軍,都是有資格穿大紅緋袍的,只是和文官的制式不同。
當然了,這大堂上也少不了錦衣衛,其中錦衣衛指揮使李若璉和千戶劉越,都在皇上邊上伺候。
崇禎皇帝在他們見禮之后,便微笑著說道“諸軍努力,賊亂及時平定,沒有造成大范圍的波及,朕心甚慰”
聽到這話,陳奇瑜立刻出列,懇切地奏道“此乃陛下運籌帷幄之功,臣等不能居功”
這是他的真心話,從整個戰事開始,其實都是崇禎皇帝在指揮,并且布下天羅地網不說,而變出很多騎軍,關鍵時候突然出現在戰場,使得這一次的平賊,變得輕松無比。
三邊總督鄭崇儉只是比陳奇瑜慢了一點點,也跟著出列奏道“陛下深謀遠慮,只用了半年時間而已,就平定了河套韃虜和關內流賊,英明神武,是有太祖、成祖之風范也”
他比陳奇瑜還要了解得多一些,從崇禎皇帝用俘虜安排下計策,誘使河套韃虜入了埋伏,又準確地堵在河套韃虜逃走的可能。并在這期間,調動后勤,協調錢糧,方方面面,崇禎皇帝都展現了他的果斷、英明。特別是皇上在涇陽的撲殺蝗蟲、西安府對秦王的手段,以及在潼關那一番發自肺腑的話,更是讓鄭崇儉感觸良多。
就他本心來說,他確實認為崇禎皇帝其實有著和太祖、成祖的雄才偉略
各路監軍以及總兵見了,也紛紛出列奏對,不敢居功,功勞其實都是皇帝自己的。
崇禎皇帝沒想到自己的一番贊揚,竟然讓他們如此反應。不由得微笑著搖頭,不過心中還是很受用的。
他自己明白,其實是他多了幾百年的見識,有后世的眼光,更為關鍵的,還有金手指可以知道敵人的虛實。這些方面一加起來,才會出現讓這些古代的能臣武將都佩服的事情。換成后世別人穿越而來,如果能具備這些方面,相信別人也不會做得比自己差。
這么想著,崇禎皇帝在心中暗自告訴自己,不要驕傲,不要得意忘形,這點事情,沒什么了不起的。自己要做得事情還有很多,必須繼續努力才好
“眾卿的努力,還有功勞,朕都看在眼里的。”崇禎皇帝微笑著對他們說道。
而后,便開始封賞這次的有功之臣。當然了,至于底下將士的封賞,這個就不是他這個皇帝層面上的事情了。
已經是總兵的各路將領,都加了左都督或者右都督的銜頭,再要立功的話,那就是要封爵了。
而不是總兵的,比如吳三桂,就如愿提升為總兵官了。
至于陳奇瑜和鄭崇儉,自然也都有封賞,他們加銜是太子少保或者太子太保這些;
封賞么,當然是受歡迎的,大堂內,大家的臉上都露有笑容。
這讓一路趕來,基本上也就只有趕路一事的馬祥麟,不由得很是羨慕。說起來也是運氣不好,沒有趕上戰事不說,甚至連流賊,都很少往西川那邊跑路,因此路上被他這部抓到的都少。
他正在想著,忽然就見到崇禎皇帝微笑著看向他問道“馬卿,不知道秦將軍身體如何了”
說起來,到這崇禎十二年,秦良玉已經是六十五歲的高齡了,因此,崇禎皇帝才有此一問。
崇禎皇帝突然提起這位大明有名的女將,大堂內其他人立刻安靜了下來,露出尊重之色,轉頭看向馬祥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