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里,他又和緩了一點語氣道“卿等二人,都是大明之棟梁,朕相信總不可能膽大包天到當面來哄騙朕吧”
“完了,完了,全完了”張溥和吳昌時聽到這么明顯得威脅,心中暗暗叫苦,甚至連腸子都悔青了。早知道這樣的話,當時就應該矜持一點的才好
崇禎皇帝已經把話說得這么明顯了,他們兩人此時除了答應,就別無選擇。要不然,就不是有沒有官做得問題,而是小命能不能保得問題
最為關鍵的是,如果不答應,那就是欺君之罪,搞不好會把他們的腦袋摘下來又掛到正陽門上去,同時,昭告天下,說是他們兩人乃是欺世盜名之徒,嘴巴上說要為國為民,忠君報國,可真要讓他們做忠君報國,為國為民的事情,他們就怕了,不敢了。這和他們之前努力營造出來的形象,就完全不同了。
這還是清流還是正人君子呸那些官紳會怎么想不知道,但絕大多數百姓都會看清他們的真相。從此以后,歷史留名的,就是他們的欺世盜名而已
如此一來,死得冤不冤,甘不甘心
張溥和吳昌時但凡有一條路可走,絕對不愿意去碰這兩件事情的。可是,如今崇禎皇帝就不給他們別的選擇,要么背負罵名被斬首示眾,要么就只能去接這兩個事情。
崇禎皇帝說完之后,就一直盯著他們倆。過了一會之后,他察覺到這兩人的精氣神,似乎明顯萎了一點。而后,就聽到他們兩人先后表態“微臣謹遵旨意,不敢有違”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此乃臣之本份,陛下有旨,臣定然竭盡所能,赴湯蹈火,也要完成。”張溥既然答應了下來,話就說得很漂亮,“催繳欠賦是能立竿見影,為朝廷計,為百姓急,臣愿領此事”
吳昌時一聽,頓時就想大罵出聲,好你個張溥,你還要不要臉了,不是說好了聽皇帝吩咐的么,怎么就自己先搶上一個了
核查官紳優免限額,補交欠賦,這個事情當然要比催收欠賦更為嚴重。畢竟那些欠賦的,雖然大都也是有官紳背景,可終歸還是有一部分是富農而已。但核查官紳優免,這是針對大明官員的,難易程度,可想而知
此時的吳昌時,又一次后悔萬分,早知道這樣的話,自己該先搶一步的。
這么想著,他自然不甘心,就連忙跟著奏道“陛下,微臣對催收欠稅略有心得,由微臣去做,該是能立竿見影”
“”張溥一聽,無語了片刻,眼角瞅著吳昌時,真想破口大罵了,還要不要臉了,這樣的話也說得出來,這明顯是來搶了啊
他自然不會善罷甘休,就立刻也跟著奏對,說他也有這方面的心得。
這兩人,就在御前吵了起來,且越吵越兇,火藥味也慢慢地出來了。
崇禎皇帝那可能不知道他們這么吵,其實都是不想去核查官紳優免。呵呵,自譽為正人君子,國之清流領袖,卻是這樣一幅嘴臉
在讓他們吵了一會,感覺他們的感情徹底破裂之后,崇禎皇帝便咳嗽一聲,打斷了他們的爭吵。
就見他微笑著說道“卿等二人,如此積極,朕心甚慰。既然如此,那就這樣好了”
終歸還是要圣裁的,吳昌時和張溥聽到皇帝要決定了,不由得立刻斂聲屏氣,等著聽皇帝怎么決斷。
“卿等二人,都負責各自地區的官紳優免核查以及催繳欠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