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伍忠救出郡王回到明國,而錦衣衛指揮使又是他的老上官,那他絕對可以升官。千戶不知道可不可以,百戶是一定能行的。錦衣衛百戶護著,好像確實是可以的。
這么想著,范文程便連忙插嘴稟告道“陛下,奴才以為,駙馬說得在理。我大清也可以組織船隊南下和江南貿易,如此一來,能用同樣的價錢獲得更多的糧草物資,何樂而不為呢”
皇太極自然不是人傻錢多的那種,和晉商貿易的時候,肯出大價錢,也是因為大清的貿易是被晉商壟斷,他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只能用高利潤來吸引晉商。
可是,此時他聽范文程這么一說,知道同樣的錢能買來更多的糧草物資,那他不心動就有鬼了。
因此,皇太極當即大喜,連忙點頭道“朕還是有不少戰船的,組織一只船隊南下也沒問題”
說到這里,他轉頭看向伍忠,語氣都變得更親了一分道“賢婿以為江南那邊會喜歡遼東的什么東西朕可以讓人準備起來,第一次的話,就去一船金銀珠寶,再一船遼東特產試試如何”
說這話的時候,他心中其實是想到過,這么多財富交給伍忠,估計肯定會被他貪腐一些。不過只要能帶回糧草物資,他也就忍了。最多回頭敲打下伍忠。
聽到皇太極一出手就這么多財富,讓伍忠都忍不住想吞口水。不過他知道皇太極英明,也不敢表現出來,連忙把他知道的那些都一一說了,甚至在最后還建議道“父皇,朝鮮也有不少好東西的,而且船隊去了江南,也可以托口是朝鮮船隊,如此一來,更不會引人懷疑。”
一聽這話,皇太極心中一喜,當即夸了伍忠一句,而后轉頭看向范文程道“范卿,你也聽到了,就擬旨一份發往朝鮮,讓他們準備一船貢品,必須要在明年海面解冰之前湊齊。”
如今朝鮮已經是大清的藩屬國,想要東西,也就一份旨意的事情。朝廷那么懦弱,必定不敢拒絕。對此,皇太極心中很肯定。
“奴才遵旨,這就去擬旨”范文程立刻回奏道,這是他的本職工作之一,熟練地很。
皇太極聽了轉頭看向伍忠,笑呵呵地說道“那就一船金銀珠寶,一船遼東特產,再加一船朝鮮特產,如何,能替朕多運回多一些糧草物資么”
“父皇放心,兒臣一定能讓父皇滿意的。”伍忠聽得大喜,連忙稟告道。
皇太極聽得點點頭,又對他說道“朕原本以為那些船都沒什么用了,沒想到關鍵時刻,還是能派上用場,真是天助大清啊”
如果按照原本歷史發展的話,滿清有晉商供血,加上他們對大海不熟悉,因此壓根就沒發展水師;不過在這個位面上,晉商的毀滅,讓皇太極把目光盯向了江南,因此,這水師就又被皇太極給重視了起來。
說完這話,皇太極對伍忠又交代道“賢婿啊,那這段時間還要辛苦你一趟,跑一趟金州吧,朕得船都停在那里,你去挑選人和船,務必保證這一次的江南之行,不能有任何差錯”
“兒臣遵旨”伍忠聽了,立刻領旨道。事實上,皇太極交代了,他就沒有推辭的余地。
臨行之前,皇太極忽然想起什么,又笑呵呵地交代伍忠道“等明年你要遠行明國,小兩口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團聚。這次去金州,就把公主帶上吧,最好走之前能讓公主有個孩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