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崇禎皇帝不知道劉公島在哪里,不過有了地名,就不難查了,很快就知道是在威海衛那。
這個伍忠,到底變節了沒有對于這一點,崇禎皇帝是很想搞清楚的。
要是沒有變節的話,他是這次滿清兩艘船的首領,讓他做事就會方便很多;要是他變節了的話,那就比較麻煩了
這么想著,他便傳旨給錦衣衛指揮使李若璉,讓他做好離京準備。
沒過多久,又是一道旨意,讓他立刻趕往武英殿覲見。
對此,李若璉其實是有點納悶的,如果南方民變之事未平的話,他估計皇上是很可能會派他去處理民變的事情。不過按道理來說,似乎東廠提督王承恩去,會更合適一點,畢竟是東廠的人被殺。
可是,如今南方民變早已平息,一口氣摘了一百多個官員的烏紗帽,更是讓南方整個官場都知道了皇帝的態度和決心,又有律法為前提,且有為民防災的大義在,不管是在民間還是官場,壓根就再也沒有什么反對的聲音。
一直等到他趕到武英殿前的時候,李若璉忽然回過神來,猜測著皇上該不會是讓他去調查吳昌時的死因。因為吳昌時之死,雖然表面上說是病死的。可從種種事件聯系起來的話,好像也不止病死那么簡單。只是失足落水染了風寒而已,怎么就在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就死了呢
這確實是個疑點,不過從一國皇帝的角度來說,這種事情,也犯不著如此興師動眾,讓他堂堂一個錦衣衛指揮使出面吧
帶著這些疑惑,他進殿給崇禎皇帝見禮,等待著謎底的揭曉。
讓他有點意外的是,在殿內屏風上掛著一幅大明地圖,有朱筆劃了線條并有標記。
李若璉立刻明銳地意識到,皇帝召見,肯定和這幅地圖有關。不過這樣一來,就讓他更為疑惑了。
就見崇禎皇帝面帶著微笑,讓他免禮之后,從御座上站起來,走到那塊屏風前,示意他也向前,而后指著地圖對他說道“伍忠回來了,他眼下還在這里,劉公島,定于今晚出發前往這里,海州,并在那里休整十天半月的,朕要卿立刻南下,趕去和伍忠見面。”
海州,屬于淮安府所轄。對于這個,崇禎皇帝并不熟悉,不過問了之后,才知道這個海州在后世叫做連云港,那就清楚多了。當然了,李若璉是肯定知道海州的。
他聽崇禎皇帝這么一說,頓時大喜。
說實話,當初把伍忠放出去,他是并不看好的。這種潛伏密探的事情,基本上是九死一生。不過沒想到的是,伍忠竟然傳回了消息,還救了人回來。但出關之后,就再也沒有消息。這都過去一年有了吧,他都以為伍忠很可能是死了。
出乎意料之外,聽到伍忠竟然回來了,伍忠是他以前的心腹手下,他當然是大喜過望的。
不過立刻,他就又反應過來了,皇上是怎么知道的那劉公島離京師這么遠,是除非是提前給皇帝傳了消息,要不然這個距離,皇上不可能知道的,又不是有順風耳
這么想著,他再一次確定,皇上還掌握著另外一支力量,或者還是廠衛,刺探消息的能力,至少要比他李若璉所知都要高明得多。更為關鍵的是,傳遞消息的手段詭異,讓人無從探知。
想到這里,李若璉心中更是凜然,對皇帝的敬畏,便又多了一分。
崇禎皇帝卻沒想他心中一下想了那么多,只是笑呵呵地對他說道“伍忠此人,勞苦功高,哪怕建虜收買,卻又堅持氣節,朕心甚慰卿之識人之明,朕亦欣慰。”
李若璉又聽得迷糊,就伍忠那樣被掠去遼東,還能被建虜收買
不過他心中疑惑,表面卻很謙虛,同時自然也是高興的。
崇禎皇帝也不再廢話,接著便開始給他布置任務了。
不用說,崇禎皇帝之所以能了解到這些消息,當然是通過關注伍忠身上的甲級竊聽種子所傳回的消息。
原來,伍忠在登上劉公島之后,先是阻止了手下對于劉公島百姓的屠殺滅口,理由是大清和明國江南商人通商,以后說不定會經常到這里落腳,如果眼下就殺人的話,搞不好明國這邊會注意這邊,不利于通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