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呢,說不定你還想繼續當明國的內奸,把歸化城的消息也透露給明國皇帝邀功呢”察哈爾部的頭目當然也不認,立刻反駁道,“我們察哈爾部就是死,也是大清的鬼,遵從大清號令,絕對不會背叛大清的”
“”
聽著柴時華和察哈爾部頭目在互相說對方,西林覺羅自己感覺,不大可能是柴時華所為。因為真要是柴時華所為的話,他也不會為了維持隊伍穩定而獻計殺雞駭猴了。
不過雖然他是這么想的,卻沒有站出來為柴時華說話。因為丟掉了那么多糧草物資的事情,必須要有人站出來背責任。他怕自己一旦站出來說話,也會受到察哈爾部頭目的攻擊,那樣引火上身,他是絕對不愿意的。至于柴時華是否被冤枉,他才不在意。
邊上的濟爾哈朗在阿濟格開始暴怒問話的時候,就已經回過神來了。不過他沒有說話,只是冷冷地旁觀而已。對于柴時華和察哈爾部頭目的說詞,說實話,他覺得都不大可能。
這個柴時華要是想回明國,就絕對不可能主動獻策,讓大清殺了西北的明國總兵,滅了那么多明軍,搶了那么多人口物資。這種事情都做得出來,難道柴時華就不怕明國皇帝暴怒
不過要說是察哈爾部的人眼紅覬覦那些糧草物資而向明國告密,他也感覺不到這種可能性。要不然,察哈爾部頭目這邊,肯定會有一點異樣的。除非是察哈爾部那邊個別要餓死的牧民,私自做出來的事情。
如果換了是平時,濟爾哈朗說不定會暗中調查,是不是察哈爾部那邊有人去過明國邊關這也就是說,他如果非要在柴時華和察哈爾部之間做個選擇的話,就還是察哈爾部這邊的可能性大一點。畢竟部落里都有餓死人的事情了,誰都難保會有人狗急跳墻,想明國投誠的事情發生
但是,此時,他忽然猛地一拍案幾,發出“啪”地一聲,打斷了柴時華和察哈爾部頭目之間的爭吵,厲喝一聲道“夠了”
見到平時老好人般的濟爾哈朗發火,不管是柴時華,還是察哈爾部頭目,全都立刻閉嘴,面向濟爾哈朗低頭躬身,大堂內,變得寂靜無聲。
誰都知道,這個事情的定性,最終是取決于濟爾哈朗這個最高統帥。
那么,誰會為這次的事情背責任呢大堂內眾人心中這么想著,非當事人心中好奇,而當事人則心中緊張。特別是察哈爾部頭目,因為他們心中也沒底,要是真得是自己部族的牧民去向明國告密的話,自己在歸化城這邊,也沒法掌握情況,說不定還真可能也不一定。
只見濟爾哈朗目光掃視過底下每個人,而后盯著柴時華忽然喝道“好你個柴時華,本王對于信任有加,將如此重要的事情交給你去做。結果你卻狼心狗肺的,把送往遼東換取大清精銳來援的人口物資全都獻給了明國以換取明國皇帝對你的赦免”
聽到這話,柴時華頓時傻眼了,連忙大聲叫屈道“殿下,末將冤枉啊,末將要真是這樣,當初也不會背叛明國,投降大清了啊,也不會屢次領兵攻打明國,殿下,小人真是冤枉啊”
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聽濟爾哈朗冷哼一聲,打斷了他的話道“你當本王真是那么容易被騙么你和明將王世寵有仇,因此才有之前背叛明國之舉,殺了那王世寵之后,聽到明國皇帝御駕親征,你就想給明國皇帝獻上一份大禮以求回到明國繼續當你的總兵”
這一次,柴時華是急了,他第一次主動打斷了濟爾哈朗的說話,一頭是汗地分辨道“殿下,冤枉啊小人真要有此行,又如何會再跑回歸化城呢”
察哈爾部的頭目聽著他們的對話,心中松了口氣,覺得濟爾哈朗英明,知道柴時華才是叛徒。
“再跑回歸化城的目的很簡單”濟爾哈朗還在玩柴時華頭上戴帽子道,“明國皇帝御駕親征,卻連關都不敢出,就是不知道本王底細,不敢輕舉妄動,因此,就派你回來繼續當細作,意圖把本王這邊的軍情偷偷稟告給明國皇帝,讓那明國皇帝有了把握之后再出關征戰,是也不是”
柴時華聽得目瞪口呆,竟然還有這種可能性他是真急了,要是真落實了這個罪名的話,他死都不知道會怎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