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正當他有這種想法的時候,大明那邊,卻突然來了一個突如其來的轉變,就好像突然得天之助,一下就變得強大起來了。
如果記得沒錯的話,是從睿親王領軍在關內劫掠開始。也不知道是不是動了大明藩王的原因,就開始吃了敗仗。天津之戰,一下就損失了一半的戰利品。如果這還是意外的話,大明重建東江軍,奪下旅順,打敗大清的反撲,更是滅掉了大清和朝鮮的聯合水師,在遼東這邊重新站住了腳跟,就足以說明,這絕對不是意外了。
隨后,平壤之戰,明軍甚至都敢出城野戰。更有塔山之戰,竟然殲滅了一萬多大清軍隊,連睿親王都被明軍所俘虜。歸化城之戰,折了一個鄭親王,放回了阿濟格,如此種種,就足以證明,大明只是打了個瞌睡,如今已經醒過來了。
或許耿兄就是認識到了這點,就想著投回大明吧
想到這里,孔有德就想起了耿仲明,不由得又黯然神傷。對于耿仲明的投明,他是沒有意見的。在此亂世,人各有志,更何況,大清其實還是遼東漢人的仇人,又何來忠貞一說。只是很可惜,耿仲明被他兒子出賣,結果落了個慘死。
唉耿仲明深深地嘆了口氣。自己這個兄弟,連死了都不得安寧啊
原本大明皇帝重視,給予其死后的榮耀,也算是可以了。結果沒想到,大清反撲之下,金州再次易主。大清這邊,就把耿仲明的墳墓給趴了,還給他挫骨揚灰。原本跪著的耿繼茂,則給予了安葬。說起來,耿兄被挫骨揚灰,也是他兒子的罪孽,要不然,此時應該在大明那邊吃香的喝辣的吧
“王爺,外面太冷了,回屋吧”一個聲音,帶著一絲憂慮,在孔有德身后響起,同時一件披風,也披到了他的身上,“訓兒還小,不懂事,王爺就別往心里去了”
孔有德轉身一看,見是自己的王妃,孔庭訓的娘,便冷冷地說道“他還小我就怕他長大了就和那耿家不孝子一樣坑爹”
雖然在大清這邊,宣傳得都是耿繼茂的忠義,可是私底下,卻沒有人會想讓自己的孩兒和那個耿繼茂一樣。更何況,孔家和耿家走得很近,對于耿仲明的遭遇,大都是同情的。
“不會的,訓兒絕對不會像那個人的,王爺放心好了。”孔庭訓的母親一聽,連忙替自己兒子辯解道。真要成了那樣的人,就連死都不敢死了,有何臉面去見列祖列宗
孔有德不想在這個話題上繼續,鬧心
因此,他轉身繼續賞月,同時冷聲吩咐道“你回屋里去吧,我只是想靜靜而已。”
真得只是想靜靜是因為王爺的臉面被訓兒給戳破了吧孔庭訓他娘心中如此想著,卻也不敢不聽,便輕輕地嘆了口氣,退回屋里去了。
身后有一大家子,孔有德不得不為自己這個家考慮。可是,這即將過去的一年,對于大清來說,真得是有太多的事情發生了,就算自己沒有別的心思,只是想安穩過日子,似乎都不大可能了。
在孔有德的心中,他對皇太極還是比較感激的。
當初走投無路的時候,領軍前來投奔大清。按理來說,自己手中也握了大清百姓的一些人命,給大清添過不少堵,可是,皇太極聽到自己來投,竟然領著文武百官,出城十里相迎,甚至還封了自己一個異姓王
這種待遇,如今孔有德想起來,還是有點受寵若驚的。那個時候,甚至在心中發誓,士為知己者死,一定要為大清效忠。為此,攻打朝鮮的時候,那是真去拼命的。
不過隨后,要和以前的兄弟兵戎相見,要攻打皮島,不管如何鬧翻,對于那個地方,終歸是有感情的。到了后來,自己這個王爺,就不怎么受重視了。一直替大清訓練火器軍卒而已,并沒有掌握兵權上戰場的機會。
原本也還沒什么,可突然之間,大明突然強大起來,自己所能掌握的火器軍隊,在龐大的明軍面前,根本就沒什么優勢。從那個時候開始,孔有德就感覺到,自己在皇太極面前受冷遇了。
這個感覺,一直到被調來鐵嶺,他就可以明確,皇太極對自己的心思變了,他變心了
原本也沒什么,反正能過過安穩日子也行不管怎么樣,至少是一個王爺不是
可是,就在這一年,耿仲明出事,皇太極突然駕崩,隨后是六王議政,睿親王得封攝政王。大清國內的局勢,風云變化,而他孔有德的待遇,也隨之急轉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