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暗地里的布局,可不會只是讓鄭芝龍叫他五弟過來這么簡單。
東江軍水師那邊,對于掌握水師關鍵的幾個人,都是鄭芝龍的心腹,就由他去信暗中安撫,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就水師來說,哪怕崇禎皇帝的威望已經很高,但實事求是的說,這其實還是鄭家的船隊。雖然這種情況,于國不利,但暫時崇禎皇帝是不會去整頓的。
原本的打算,是建虜消滅之后,重心要開始移向大洋之前,再開始整頓水師的。不過如今看來,是要在對倭國的戰事,也差不多打完之后才整頓水師。
畢竟就如今來說,鄭芝龍的船隊,才是大明最強的船隊。一旦崇禎皇帝插手整頓的話,至少短時間內是會影響其戰斗力的。
當然,這并不影響往水師里面發展忠于朝廷的人。只要把握好程度,就不會有問題。更何況,有鄭芝龍效忠朝廷,也等于是控制著這支鄭家的船隊。
如果換句后世的話來說,大明水師中,官兵忠于鄭家還是忠于朝廷的矛盾,并不是如今的主要矛盾。
另外,盧象升那邊,他是要統籌東江軍全局的人,是最有可能首當其沖,受到倭寇威脅的。因此,崇禎皇帝也去了密旨。
所有的這一切,對于外人來說,那是一點消息都不知道的。
也是考慮到這點,崇禎皇帝便安排密旨先到盧象升這邊,然后罷免鄭芝龍軍職的旨意才到。
廣鹿島上的東江鎮總督府衙門里,盧象升在這段時間內就沒有笑過。加急奏章送去京師之后,他又陸續收到在朝鮮南邊的夜不收發回來的消息,證明倭寇這次派人來刺探朝鮮的力度非同小可,從中可以推斷出,搞不好倭寇是真有圖謀朝鮮的意思。
真要這樣的話,東江軍的處境就危險了。畢竟東江軍的兵力,加上新近訓練的朝鮮籍軍卒算起來,其實也就一萬人左右。倭國要是派軍進攻的話,那就遠不止一萬人的。上一次倭國進攻朝鮮,至少是十萬以上級別的,水陸并進,實力相差就有點大了。
前邊要對付縮回去的建虜,后面要應付可能大舉進攻的倭寇,盧象升很是發愁。
調回來的李來亨,繼續在盧象升的身邊當差。看到盧象升這個樣子,他也沒辦法,只能替盧象升著急。
那些倭寇就只有二十來人,面對一百多人的包圍,卻還是試圖反抗,李來亨從這點上看出來,這些倭寇確實悍勇,不好對付的。
也就在這個時候,崇禎皇帝的密旨便到了。
“大人,是皇上的加急密旨來了”李來亨拿著一小卷黃色的紙,放在手心,呈給盧象升,同時急切地說道。
這一小卷黃色紙,是信鴿帶回來的。信紙的顏色說明,這里面的內容,只能由盧象升本人來翻譯。
盧象升一聽,頓時從遼東地圖前面離開,快步走近李來亨,拿了那小卷黃色紙之后,查看了下封口,便大步走回自己的案頭,拿出案頭上的一本厚厚的書,便開始翻譯了起來。
而李來亨和大堂內其他親衛,則都離開大堂,到門口那站著,不讓任何人在這個時候打擾總督大人。
黃色紙上加密原則很簡單,通過這本厚書上的頁數和橫縱坐標,定為是什么字。黃色紙上還是阿拉伯數字,寫得很小,因此,傳遞的信息量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