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再多,也不可能多到那里去。盧象升很快就翻譯完了,便立刻看了起來。只見皇帝的旨意是“棄朝以金旅為界卿駐長生撤鄭待蛇出洞”。
就只是短短這么幾個字,別人可能不知道,但盧象升卻一下明白過來,皇上這是對倭寇之事做出了部署。
這一行字的意思,就是讓盧象升放棄朝鮮這邊,不用駐兵防守,東江軍的大本營,移到渤海灣里面的長生島。底線是以遼東半島為界,要守住金州旅順這條線,如果倭寇來攻,不能讓他們越過這里。
最后一詞,待蛇出洞的意思,盧象升也一下明白,皇上就是要把倭寇從倭國引出來,分散他們的兵力,再去圖謀這些倭寇。
不過有一點,他不是很明白,這個撤鄭是什么意思有一會的功夫,他甚至都懷疑,該不會是撤鎮,被人不小心把字定位錯了。就是撤銷東江鎮,迷惑倭寇,從而達到引蛇出洞的目的。
不過回頭想想,好像還是有點不可能。
但總得來說,皇帝的意思,他是明白的。
這一道旨意,可以說讓他真正松了口氣。如果沒有這道旨意的話,那他其實是有守衛朝鮮這邊的職責,至少沿途原本屬于東江軍的這些島,就更是不能丟。如此一來,就一萬多的軍力,根本就守不過來的。
但是,有了皇上這份旨意,就等于放棄了這些地方,把兵力都縮回去了。就算倭寇打來,也有還擊的力量。此外,皇上既然做出了這個決策,那就能知道,如果倭寇真打來了,皇上那邊絕對會立刻增兵。
這么想著,盧象升便松了口氣,立刻開始部署了起來。悄然無息地開始轉移兵力。不知道的人見了這個部署,也不疑有他,以為是要就近攻打遼東。搞不好,就是光復遼東的日子快到了。
當然了,兵力縮回去,卻不等于在遼東半島的東面,就真得沒有兵力了。水師巡查,還有夜不收都還是有活動的。
盧象升這邊,還沒有把總督行轅全部搬去長生島,一道明旨就到了,也就是罷免鄭芝龍的旨意。這一下,盧象升算是徹底明白撤鄭是什么意思了。
對此,他多分了精力在水師這邊,要保證水師這邊不出任何亂子。甚至還在軍中告誡各軍,讓他們千萬不要頂撞皇上,不要學鄭芝龍。
皇上英明神武,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什么人能有資格去頂撞皇上只是撤職了事,就已經是皇上面了。
他們都不知道,其實鄭芝龍也沒有真正地在京師陪他兒子讀書,而是秘密去了登萊造船廠,根據我國的戰船,開始有針對性的打造大明戰船去了。
不得不說,有了竊聽系統這個金手指之后,崇禎皇帝挖坑的能力就越來越強了
給建虜挖得大坑,還沒有收獲的時候,就已經在給倭寇挖坑了。當然了,收獲如何,還得有待時間來檢驗。
遼東,建虜這邊,因為糧草物資這一塊的重要性,作為大清攝政王的多爾袞,甚至都從百忙之中抽出了時間,專門跑去鐵嶺了一趟,要恭順王孔有德陪同,一起視察了遼河平原這邊的糧田情況。
“殿下請看,這邊,還有這邊,那邊,這些全都是今年趕著開墾出來的糧田。”孔有德用手指著前方綠油油的一片,給多爾袞介紹道,“遼河這邊也算是適合種田的,奴才開墾出來的這些就已經是極限了。再遠的地方,就算有人力,也沒法保證灌溉,沒法有收成,今年就只能這樣了。”
騎在馬上,環首四顧,看著一望無際的糧田,多爾袞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他甚至探過身子,拍了拍落后他半個馬頭的孔有德肩膀,非常滿意地肯定道“出乎本王的意料啊,真是出乎了本王的意料不錯,不錯,孔卿真是用心了,本王非常欣慰”
一直以來,大清都是以劫掠為主。雖然有掠來的漢奴干農活。可那些漢奴,都是分給各旗,再分到人,散開了去耕作各自的田地,哪有如今這么壯觀,全部集合起來,就在遼河平原上,這么大面積的種植糧食,這個賞心悅目,哪怕是城府比較深的多爾袞見了,也是喜笑顏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