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第二天一大早的時候,建虜忽然丟棄了一切重的,不容易攜帶的物資,比如楯車等等,迅出營北逃。
按照計劃,明軍夜不收見到之后,肯定會急報明國皇帝,而明國皇帝搞清楚事情之后再派兵追擊,不但反應會慢一拍,甚至明國各軍的反應度也不一樣。為了避免被大清軍隊逃回海州城,必定是尾銜急追。而這,就是大清軍隊打贏明軍追兵的機會了。
這個推測,是在寧完我的主導下完成的推測。這種情形,至少從歷史上的很多戰例得到印證。
然而,不管歷史上如何,這一次,多鐸和寧完我的對手,是遇到了開掛的崇禎皇帝,那么一切就都不同了。
建虜剛開始逃離大營,耀州驛這邊就立刻有了動靜。由偏廂車組成的防線立刻放開了一條條地通道,早已做好準備的驃騎營蜂擁而出,直沖建虜大營那邊而去。
等前鋒到了建虜大營那邊時,就見到有明軍夜不收已經等候在這邊,打出了旗號。
為的賀人龍一見,就知道建虜昨晚確實有軍隊悄悄出了軍營,一如皇上所預料。明白了這點,他立刻讓親衛揮動帥旗,騎軍不沖進建虜大營,反而從側面而過,直追逃跑的建虜。因為根據崇禎皇帝的提示,建虜在撤走之前,會在大營中挖下眾多陷阱,布下絆馬索等等,以此再給明軍意外之喜。
后續的騎軍看到賀人龍所部的動作,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因為事先都已經交代過。于是,也全都繞營而過。至于建虜大營,就留給步軍去收拾了。
斷后的建虜才剛跑離大營不久,都還沒跑出汗呢,就聽到了身后如雷的馬蹄聲,頓時,所有人都白了臉,這出了預料之外,還遠遠沒有到安全之地呢
這種情況下,不要說建虜軍隊沒有上下一心,就算是上下一心,也不可能抵擋騎軍的追殺。
眼看著明國驃騎營殺過,戰斗意志最弱的蒙古人,先拋了武器,跪到路邊去聽天由命了。當然也有建虜,特別是滿洲族人那是絕望之下,反而嗷嗷叫著不跑,反而迎向驃騎營。不過不管怎么樣,全都沒有用,一如一顆小石子在大江大河的激流中,壓根就掀不起什么浪花。
驃騎營對于這些全都沒管,只是一路沖殺而去,就猶如風馳電掣一般,瞬間疾馳而過,繼續往前追去。
蹄聲隆隆,錦旗咧咧,大明騎軍,縱橫在這片遼東大地上,所向披靡
建虜現了身后明軍的威勢,頓時就傻了。于是,自然而然的一幕就出現了。
還扛著旗幟跑,瘋了么趕緊丟了
握著武器跑干什么,被追上了不就一個死,趕緊丟了
穿著盔甲怎么跑得快追上了還不是一刀被殺,趕緊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