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并不說話,就只是在聽他們說話。
聽了一會之后,不得不說,這些明軍將領都能根據自身現有的優勢出,想著如何打擊到建虜。不過,總體而言,他們缺少對建虜那邊軍情的了解,因此,基本上在現階段,還都是各種假設。
自從帶兵以來,崇禎皇帝也是有看兵書來充實自己的。他明白,像如今這種缺陷,其實到了戰場上之后,就需要將領們的戰場直覺,從敵人的各種細節,甚至還包括地形地勢的變化,隨時做出判斷。都選擇對了,那就是名將,戰無不勝都是可能的。要是選擇錯了,好一點的話,還能靠著自身實力打贏判斷失誤所帶來的影響;要是運氣不好的話,中計兵敗身亡的,在歷史上也是比比皆是。
不過如今,朕就不用這么多顧慮了。這么想著,崇禎皇帝便開口說道“好了,聽朕旨意吧”
建虜那邊已經定下對策,并且開始為之行動起來,那自己這邊,自然就不用浪費口水,也可以針對性的行動起來了。
聽到皇帝話,所有將領,和大部分只是旁聽的的監軍們,全都躬身候旨。
只聽崇禎皇帝胸有成竹地說道“此戰,建虜糧草缺失,必急著縮回海州。然建虜必定打了多年的仗,不會毫無章法地逃命因此,朕從之前觀陣之后,料定建虜會使詭計,不外乎且戰且退,或力敵不知,假裝敗逃,而后出精銳埋伏我追擊之軍如果朕所料不錯,建虜為了掩護夜間行動,今天日落之前,必然會有所行動,做出攻擊決戰之態勢,以麻痹我軍,并遮蔽我軍夜不收之探查”
聽到他分析得頭頭是道,一時之間,中軍大帳內,眾多總兵監軍,都是有點詫異。想起皇帝過往的戰績,便大都信了這個推測。其實,也不用信不信的,等日落之前,看看建虜的反應,有沒有被皇上說中,就知道其他的事情,對是不對了
“如此,趁著建虜還未有異動之前,便派出精銳夜不收,繞過建虜軍營,監視建虜后營入夜之后的動向。”崇禎皇帝還是在裝著自己沒有金手指說道,“卿等做好明早作戰之準備,莫待事到臨頭慌了手腳”
“末將遵旨”眾多將領一聽,連忙恭聲領旨,而后就趕緊去準備了。
軍令一級接一級的傳下去,中低級將領都是有點奇怪,怎么就確認明天要追擊建虜呢萬一建虜沒走呢,萬一建虜反而要迎戰呢,可能性多了去了。
“此乃皇上神機妙算,絕不會有錯”
聽到這個解釋,大部分將領都是信服,原來是皇上算出來的,那肯定是沒錯。不過東江軍這邊以及已經投降了明軍的蒙古將領,卻不是很清楚,不由得將信將疑,大明皇帝真得那么厲害
這個疑惑,也沒有在心里憋多久,還沒到傍晚,建虜大營那邊,忽然沖出了大批的騎軍,逼近耀州驛這邊,好像就是要找事的樣子。明軍這邊,自然不會相讓,立刻派出騎軍迎戰,甚至比起之前時候,士氣都要高漲,就仿佛是聞到了腥味的貓一般。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建虜的這個異動,充分說明了皇上的神機妙算。有這樣的皇上統領,那這一仗的結果還用說么
這其中,就屬于那些歸附過來不久的蒙古人最是震撼了,不少人甚至開始慶幸,虧了是沒吃的,和建虜反目成仇投降了過來,要不然,大明皇帝這么厲害,怎么打
傍晚時分的這次交戰,建虜壓根就沒有真得想打,看到明軍強勢,自然就縮回去了。不過他們也確實表達了他們的斗志,似乎不好好和明軍干一架,那是不會罷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