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一來,建虜騎軍就全都跟在多鐸的身后跑了,那些拼命逃跑的建虜步軍吃著騎軍的灰,頓時就都傻了。回過神來后,除了自己覺得明軍不會放過他們的之外,其他人也懶得跑了,全都投降了事。這跑路,真是太累了
賀人龍和趕過來的曹變蛟等人,看到建虜竟然不顧步軍直接開跑,而不是沖過來廝殺,不由得非常遺憾。
沒錯,他們喊多鐸尿尿,其實就是要激怒多鐸,最好是把這支建虜騎軍留在這里,只要一開打,皇上說過,后續增援馬上就能趕到。只要把這支建虜騎軍留在這里,那么海州的光復就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了。
如今,建虜騎軍逃跑,那肯定是沒法追了。于是,除了賀人龍一直跟著建虜騎軍追下去,以防對方殺回馬槍,其他的騎軍,則開始追殺那些漫山遍野,四散而逃的建虜。
不投降,就殺
這邊的情況,還在耀州驛的崇禎皇帝,通過竊聽系統也第一時間了解到了,不由得很是遺憾。那個寧完我是吧,朕記住了
如果不是這個寧完我,說不定就能把這支建虜騎軍給留下了
這么想著,他也不停留了,下令全軍向海州開拔,準備第二階段的戰事。
至于第一階段的戰事,大概是跑了一萬左右的建虜騎軍,只是擊潰了一萬多建虜步軍。這其中,殺死殺傷大概有四千人左右,投降的估計有五千多,還有剩下的,就被跑進山林追不上了。
當天,大明騎軍就出現在海州,就在海州地界縱橫馳騁,建虜卻只能縮在海州城,絕不出城半步。剩下的步軍,就在第二天趕到,在海州的東、南、西三面扎下大營,只留北面不圍。修筑工事,準備攻打海州。
等到這個時候,盛京這邊已經得到海州這邊的急報,多爾袞頓時大急道“豫親王絕對不是明國皇帝的對手。從急報上看,豫親王是正準備攻打耀州驛,明國皇帝領驃騎營突然出現,怕是想要撤退都難了”
在此之前,多鐸的每日一報中,都透露著自信和喜悅,覺得很有把握,他能一舉殲滅耀州驛的萬余明軍。可這眨眼間,形勢一下逆轉,變得連撤退都難,不得不說,這局勢的變化,讓建虜這邊實在是膽戰心驚了。
還留在盛京的豪格,卻不那么著急。多鐸和多爾袞狼狽為奸,才能讓多爾袞坐穩攝政王之位,他憑什么要著急
因為,就讓多爾袞在著急,豪格卻一反常態,不發一言,老神在在,好像泥菩薩一般。
“如今秋收在即,可明國皇帝卻突然出現,其目的很明確,要攻打海州,搞不好會再攻打鞍山驛,進逼遼陽。”多爾袞一臉憂愁地說道,“之所以選擇這個時候進攻,那明國皇帝很可能打得主意,是想用我大清糧田中的糧食,成為明軍的后續補給。不行,絕對不能讓明國皇帝得逞的”
還有一個理由,他沒有提,就是他絕對不能允許多鐸丟掉了手中的兵權,那樣就他變得勢單力孤了。
說到這里,他便立刻盯向豪格,嚴肅地說道“如今我大清,就只有你未曾敗在明國皇帝之手,海州之重要,不用本王說了,你即刻領本部人馬前去救援。本王會領豫親王聽從你的指揮,務必守住海州,如果不信,就退而守鞍山驛堡。一定要守到大清這邊把糧田都收了。之后明國皇帝不退,我軍堅壁清野,就能和明國皇帝決一死戰”
豪格第一次被多爾袞給捧了,說句實話,他是有點意外,也是有點享受的。但是,他又不傻,當即說道“要說救援海州,應該是遼陽最近啊你之前不是讓遼陽那邊注意著海州的么這不正好,讓遼陽出兵不就好了”
“遼陽當然是要出兵的。”多爾袞聽了,立刻回答道“如今的戰事,絕不能有失。打贏明國皇帝,本王就不想了,剛才已經說過,至少要堅持到秋收結束,你和遼陽兩邊,全都一起出兵,至少在兵力上就能占優,拖住明軍”
“這加起來有六七萬大軍吧”豪格聽到多爾袞如此重視,不由得有點意外,隨后雙手一攤道“可那來那么多糧草”
多爾袞聽了,立刻一揮手說道“把盛京儲備的糧草全都撥給你帶走,遼陽那邊,也都把糧草物資用了就是,只要海州那邊能堅持下去,那么秋收之后,糧食就能立刻補充上來,不用擔心過冬的。”
說到這里,他頓了頓又道“而一旦入冬,明軍糧食轉運更為不變,膽敢不退,本王就攜大清剩余軍隊,并秋收所得糧食,一并前往海州,和明國皇帝決一死戰。本王就怕,還沒到那個時候,明國皇帝就已經退兵了”
展望了下未來,多爾袞又回到現實,再次強調道“如今的情況,就是你們務必在海州穩住戰局,不求贏,只求穩,知道么如果不能做到這些,我大清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