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轉頭看去,卻發現原來是阿濟格領著后軍終于趕到了。隨同而來的,還有一車車的糧草。那糧車之多,綿延了好長好長的路。
看到這么多糧車過來,建虜軍卒當然歡呼起來,就顯得熱鬧了。
不過只有多爾袞自己知道,其實那么多的糧車,有很多是假的,根本就不是糧食。不過為了提振士氣,不得已而為之。
這一點,多鐸、豪格和岳托三人是知道的。要不然,聽到這么多糧車過來,這三人跑來向多爾袞要糧食,也是會露餡的。
沒過多少時間,多爾袞在中軍帳見到了過來繳令的阿濟格,還有聞風趕來的三人。
只聽阿濟格對多爾袞稟告說,糧食比預計的要少兩成。
這一聽之下,頓時,豪格就發飆了,他才不管阿濟格是他叔呢“為什么會少兩成那么多是不是你偷偷地藏了糧食了”
岳托和多鐸也非常關注這個事情,畢竟糧食對于大清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阿濟格一聽,當即就惱了,大聲吼道“我藏糧食干什么我犯得著么”
不過吼歸吼,解釋還是要的,就見他接著轉頭看向多爾袞說道“越往北的糧食,熟得越晚,這提前收了,產量自然就不會高。而且熟悉農事的漢奴都被調去了孔有德那邊,其他地方的糧田,根本就沒有原來漢奴伺候的產量高。這一來二去,少兩成我都是往少里說得了”
聽到這話,豪格頓時就沒了脾氣。
漢人伺候田地,那是出了名的。其他族的,都不能和漢人比,產量要低,似乎也就理所當然了。
多爾袞見此,便當了一回和事佬道“無妨,無妨熟悉農事的漢奴都在恭順王那邊,如果本王所料不錯的話,他那邊的產量應該會比預估的要高出不少。這一來一回,也算是能補上少的了。最多這樣,本王讓他那邊再多運些過來便是”
還能怎么樣,也只能是這么辦了
接下來,他們就開始商議起分糧的事情了。
而在帳外,建虜一個個都是興高采烈的。大清援軍又至,兵力就更為雄厚,外加這么多糧車,接下來要收拾耀州驛的明軍,那豈不是容易之極了
建虜這邊的動靜,耀州驛的城頭上自然也看到了。對此,崇禎皇帝只是淡淡地說道“建虜人來得越多,死得越快,且讓他們高興去吧”
說到這里,他轉頭看向諸將又道“不過要預防建虜臨死之前的反撲,諸卿的防線可修筑的牢固否”
大明軍隊一撤到耀州驛,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修筑防御工事。因此,崇禎皇帝這話一問之后,頓時,諸將都信心滿滿地回答道“陛下放心,就怕建虜不敢來攻”
一直以來,明軍都是善守出了名的。而如今耀州驛的軍隊,乃是大明最精銳的軍隊,就算是去和建虜野戰,他們都不怕,對于防御戰,自然信心就更足了。
再者說了,對面的建虜,人數是多,可是,下到十五歲,上到五十歲的都有,加上還有大量外族,比如說蒙古人,就這種兵力,根本就不能和以前的建虜精銳程度相比。
所謂兵貴精不貴多,就如今兩邊的軍力對比,沒一個明軍將領怕建虜的。事實上,大明將士們也是不慌不忙,并不是他們知道了崇禎皇帝的計策,而是基于對自家戰力的信任,當然,還有對英明神武的皇上之信任。
因此,在回答了崇禎皇帝的問話之后,所有將領們都在笑看建虜變傻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