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自從塔山被毀之后,就是關寧防線最前沿的大明城池。
薊遼總督洪承疇如今就在錦州,親臨第一線,等待前方戰事的的結果。
他要等的,是兩處地方的消息。一是吳三桂所部去遼河平原接應孔有德,解救被掠的大明百姓;二是皇上那邊的戰事。
雖然他也有派出夜不收,可從前段時間以來,建虜探馬的力量得到加強,并且進逼錦州附近。
洪承疇就知道,怕是皇上那邊要進行大戰了。只是很可惜,自己手中的兵力守城有余,進攻不足,沒法給予皇上以策應。雖然同樣領兵打仗,可自己終歸也只是文官而已,不像那個盧象升,更像是武將,能親自上陣,領軍沖陣。如此一來,盧象升之軍,更具進攻性,而自己,則偏向守護一側了。
要是有可能,洪承疇當然希望隨駕身側,一起征戰建虜,這樣能為他以后仕途打下最為堅實的基礎。對此,洪承疇是非常遺憾的。
不過好在自從擔任薊遼總督之后,至少去年的草原之戰,是由自己這邊發起,功勞也算是可以,才沒有讓盧象升一人專美。相比較而言的話,當初的三人中,應該算孫傳庭最碌碌無為了吧
想到這些,洪承疇的心里又好受了一點。自己這邊,也不是一直干坐著什么事情都沒有做。至少從寧遠到山海關一線的糧田,在自己傾注了心血之后,收成也還算是可以。就如今而言,大明還是一直要以農事為重才行,這是根本
他正想著,忽然,城外傳來急促地馬蹄聲。
坐在箭樓里的洪承疇,一聽就知道有急事,便急步行至窗前往城外看去。
果然,有一名夜不收正飛馳往錦州而來。
看到這情況,洪承疇心中一緊,有點擔心,千萬別出事
不過很快,他就知道自己白擔心了。
只見那名夜不收離城近了,開始減速等待吊橋放下之時,就已經大聲吼開了“回來了,救回來了,吳大帥所部救人回來了”
一聽到這喊聲,頓時,錦州城頭上響起了熱烈的歡呼聲。
當初,吳三桂所部就是在錦州待命,得到皇上飛鴿傳書的旨意之后,就立刻出發,繞道草原去救人。當時,那可是大手筆,轟動一時的。兩萬來匹空馬被吳大帥帶走,只是為了去救人。這種事情,放在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錦州的軍民,他們的人心當然都是肉長的。被掠去的大明百姓,要是能被救回來,他們當然是高興的。在皇上不惜以身吸引建虜注意,又用如此大手筆去救人時,這個救人的事情,就提升到一個很高的高度了。很多人,哪怕平時不關注自己家以外事情的,也開始關心起這個事情來了,這也算是一種輿論的作用吧
不過自從吳大帥走了之后,錦州就封城了,他們也只能在錦州城內討論而已。說實話,要遠到遼河平原那么遠的地方,把幾萬百姓救出來,這個難度是非常大的。很多人擔心,怕路上出意外,怕被建虜追殺等等。
這時候,突然聽說幾萬人被救回來了,這么一個好消息,讓無聊的他們,頓時就猶如打了雞血一般,狂歡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