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崇禎皇帝倒是沒有發火,只是淡淡地“嗯”了一聲。
沒想到,太子見他父皇并沒有斥責他,反而擔心了,在他母后目光的示意下,趕緊認錯。
對此,崇禎皇帝不置可否,而是下令擺駕回宮。
就這么著,等崇禎皇帝進城之后,文武百官才是最后進城的,這一天就這么結束了。
第二天一早,內閣的奏章,按緊急的程序,由司禮監遞交到了御前。
崇禎皇帝便在文華殿內召開群臣會議,以解決他不在這段時間所積累起來的事情。
以前他在征討流賊的時候,有必須要他處理的奏章,那是會加急送去的。但這一次,崇禎皇帝是在海州、耀州驛一帶打仗,隔著一個大海,因此沒法送。
此時,六部九卿,并內閣司禮監,全都是穿大紅緋袍的官員濟濟一堂。和以前有不同的是,崇禎皇帝還讓五軍都督府并京營和御馬監轄下總兵官也全都參與旁聽。
對此,文官都知道武將要崛起,可皇帝威望如日中天,誰也沒敢勸諫皇上說不好,畢竟這事兒,沒有明文說不行。反正是皇帝讓來就來,讓走就走。
內閣首輔薛國觀上奏第一件事,就是由云南沐國公加急發來的奏章,說前線馬祥麟抓獲了叛賊探子,從中獲悉一個重大的消息,安南那邊派人和叛賊有聯系,似有勾連之趨勢。
皇上不在,太子監國,首輔和司禮監掌印太監會商之后,奏請太子同意,已下一道圣旨,發往安南喝斥,嚴令他們不得與叛賊勾結。
薛國觀說完之后,躬身奏道“陛下,沙普之亂,遲遲未平,南方蠻子怕是怠慢天朝,據沐國公意思,云南亦有謠言,說朝廷馬上要大規模改土歸流,因此,不少土司似有不穩之跡象。如若朝廷處置不當,恐有奢安之亂再現,此事不得不防啊”
在他說著這事時,崇禎皇帝的手中,則拿著對應的那份奏章副本,看著司禮監的披紅,并不惱怒,只是淡淡地說道“司禮監和內閣的意思,是要繼續嚴旨催促秦良玉、馬祥麟盡快平定沙普之亂,以震懾其他心有不軌之徒”
“正是”薛國觀和曹化淳雙雙出列應道。
在他們看來,這是最穩妥的措施了。而且這是有例可循,皇上應該不會有意見吧
如果是之前,他們是心中肯定的。可看皇帝如今的言行,他們心中就又不確定這樣做是否最合適了。
果然,就聽崇禎皇帝接著搖頭說道“改土歸流,乃是大勢所趨,這一點必須要堅持。既然有不軌之徒,那就讓他們跳出來好了,否則,一直潛伏著,朕還沒理由動手收拾他們。大明西南,土司眾多,自成一國,不服王化,豈能一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