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雖然沒有明白之前的那些東西,不過此時聽到他父皇的話,對于父皇的用意,自然是明白的。想著如果父皇所說的事情真要實現的話,不管是軍國重器,還是其他東西,確實就能讓大明變得更為強大。
因此,他便恭恭敬敬地,真心實意地回奏道“父皇,兒臣明白了”
到這個時候,其他人也明白皇上給太子授課,關鍵是在這剛才所說的話。之前只是舉例說明,不過卻很讓人震撼。皇上召集這么多臣子來聽,肯定也是有用意的。
有些腦子靈活的臣子,很快就領悟到了皇帝的用意。
就是以后,皇上肯定會重視這方面,這關系到大明是否更為強大,關系到不能讓那些西夷超過,也就是皇上所說得,避免落后就要挨打的事情發生
如果換了一百年前的話,說西夷會很聰明,有可能超過大明,比大明更為強大,那絕對是扯淡
可是,在這崇禎朝,已經有很多士大夫見識了西夷帶來的新鮮事物,也聽到了他們談及的西夷的學識。就如陳子龍所認為的,就探究事物本質,也就是求知事物道理的方面來說,其實西夷是走到了大明的前面去了。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西夷帶來了望鏡,而這,其實是可以用于軍事的。還有大炮,也是西夷的大炮更為厲害,大明的紅夷大炮,不是向西夷購買,就是請西夷鑄造,就連怎么打炮更準,也是要請西夷來教的。另外,西夷的船,也比大明的船要快。
所有的這些,都已經表露出一個跡象,西夷絕對不是普通蠻夷,他們是有本事的。將來真得全面超過大明,是有這個可能性的。
就只是如今,如果西夷和大明毗鄰的話
想到這里,不少人忽然都有點不敢想了。
他們正在想著,就聽到崇禎皇帝開口說道“朕相信,以我大明兩萬萬多人,就算百里挑一,論聰明人,也絕對要比西夷多。只要走對了方向”
說到這里,他提高了聲音,用斬釘截鐵地語氣宣布道“在這全天下,就唯我大明最強,沒有之一”
這也等于說,大明以后不會只探究四書五經的圣賢之書,而是對于農司和開物司,說得難聽點,就是匠人的活計,也要開始探究。去弄明白其中道理,然后再進行運用,使得弄明白的道理能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而且這個事情,崇禎皇帝是和大明之國運捆綁起來說的,誰要是反對,那就等于是反對大明。
事實上,在場的這些重臣,其實都是宦海浮沉的精明人,沒有一個是真地蠢蛋。英明神武的皇帝如此決定了,沒人會去反對的。也只有一些讀書讀迂腐了的,會覺得圣賢書受到了挑戰而瞎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