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松平信綱在平壤決定趕往遼東去救援建虜時,倭國這邊,第二批的軍隊以及民夫就已經在準備了。
他們當然沒有幼稚到,以為十萬倭軍就能統治整個朝鮮半島,或者進一步和明國爭霸。就這點人,撒在朝鮮半島,壓根一個地方就沒有多少人,更何況,還要打仗。再者說了占了土地,還要利用不是
因此,當德川家光一接到松平信綱的急信時,就立刻做出了反應,第二批大軍就立刻出發了。
甚至在出發前,這第二批的大軍統領,也就是德川幕府的大目付井上政重還去鄭府拜訪了鄭芝豹,對于鄭家沒有和大倭國為敵表示感謝,希望能繼續合作。
對此,鄭芝豹自然是笑臉相迎,連聲答應,送走井上政重時可謂是賓主盡歡,盡興而散。但是轉過頭,回到府里就對倭人無語了就算自己真心想和倭國合作,那發給大哥的信息,估計也還沒到大哥的手中。更不用說,皇上早就料到了,水師打不打這些倭寇,只是取決于皇上是否下旨而已。
自己倒是有點擔心,這倭軍跑去朝鮮的消息,也不知道皇上知道沒有鄭芝豹想著,心中就又納悶了。想起皇上臨行前交代,讓他只管打聽消息,至于傳遞消息,另有安排,不用他操心。
那么問題來了,皇上到底是怎么樣傳遞消息的呢這是個問題
想了一會,還是想不明白,鄭芝豹索性就不想了,向媽祖娘娘祈禱好了,消息傳遞不會有意外,能及時送回去
再說井上政重領軍到達對馬島時,就遇到了雨季,海上風浪很大,沒法航行,就只好在這對馬國停了下來。
這個對馬國,是由五個島嶼組成,面積大約有平方公里,屬于宗氏家族封地,離朝鮮半島只有一百里,晴天時都能看到對岸。
島上統治的宗氏家族,一直臣服于倭國。在萬歷年間的朝鮮戰爭,也就是壬辰倭亂時期,這里就是倭軍進攻朝鮮半島的根據地,如今倭國再次攻打朝鮮,這里自然又成了他們的根據地了。
五萬大軍和五萬民夫,就擠在這對馬島,可以說是非常擠了。又是連綿雨天,很多地方都不能待人,又要吃喝拉撒,可以說,對馬島上由此出現了不少事情,但都被宗氏藩主給鎮壓下去了,甚至他本人還一直陪著井上政重,刻意討好這個德川幕府中所有人都怕的大目付類似大明錦衣衛指揮使。
但是,這個井上政重根本沒有享樂的心思,有點擔心朝鮮戰局。另外,之所以是他統兵出來,也有一個意思,就是老中松平信綱手中的兵力,原本就有十萬,如果再加這五萬的話,軍權太重,雖然松平信綱是德川家光的心腹,可德川家光還是不放心,就讓井上政重過來,有監軍的意思。
雨一停,浪一小,井上政重就坐不住了,當即下令前往朝鮮半島,就是在釜山登陸。
他剛一上岸,就聽到留守大本營的倭人向他稟告說,松平信綱已經定了漢城為南部朝鮮的據點,一切物資都送往那里。不過如今松平信綱已經趕往遼東,糧食也由留守的水師,由海路送往平壤。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平壤將是倭國在朝鮮北方的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