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這些消息,井上政重倒是很高興,相隔了幾十年,朝鮮的漢城、平壤重鎮再次落入大倭國手中,要是能救下清國那個盟友的話,這朝鮮就徹底屬于大倭國了。就算救不下清國,如今本土援軍還會源源不斷地開過來。就算和明國開戰,也不會怕。
這個時候,基本上可以確認,大倭國應該是能吃下朝鮮,實現多少代倭國英豪的夢想
想著這個,井上政重就很高興。此時的他,倒也沒有嫉妒松平信綱的意思。畢竟他也是參與到了這么一個偉大的壯舉中,史書上必然也會留下濃重的一筆。
可是,他還沒高興多久,船上的糧草都沒卸完,松平信綱的急使就又到了。
“什么”井上政重嚇得一下從榻榻米上站起來,撞翻了他身前的案幾,茶水灑落一地也不知道,只是盯著那信使,厲聲追問道“老中已經撤軍回釜山,兵力損失過半,連明軍的一個影子都沒見到”
這個結果,實在太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
不管怎么樣,松平信綱在大倭國可是有“智慧伊豆”之稱的。先前時候,領軍平定了島原之亂,展現了他杰出的統軍打仗能力。也是這個原因,這攻打朝鮮的先鋒統帥,德川家光才會放心地讓他來統領的。
然而如今,大倭國最為優秀的英杰,領著十萬倭軍,連明軍的面都沒見到,就一敗涂地,損失了差不多一半的兵力,這簡直是打死都不敢相信,竟然會發生這樣的事
或許知道他會有這個疑惑,因此信使連忙解釋道“大人,朝鮮境內被清國的人掠得連野菜都難得一見,人跡罕至,根本無法就地得到補給。而大軍糧草又被明國水師打得全軍覆沒。十萬大軍沒有糧草補給,又遇到了朝鮮雨季,老中大人能安全帶回這么多人馬,已經是非常厲害了”
說到這里,他頓了頓之后又急切地說道“大人,如今老中大人應該離釜山還有一半路程,可有糧草之危,還望大人能快點前去救援”
井上政重聽到一個腦袋兩個大,感覺有點亂,連忙下令整軍北上,帶著糧食去接應松平信綱,然后又想起什么,連門都沒出,就繼續追問那信使道“明國水師是鄭一官統領的么,有多少戰船”
倭國是島國,四面環海,對于海上的人物,自然是比較關注。鄭芝龍在倭國的大名,還是鄭一官,因此,稱呼不同。
“老中大人在撤軍途中,得到的消息不多。”那信使盡量把他知道的情況都詳細稟告給大目付聽,“沒有鄭一官的旗號,明國水師很多,估計至少有兩百艘,確切多少,無人能說清。”
崇禎皇帝交代過,鄭芝龍自然就不會抗旨打旗號,倭人想猜就猜去好了。
當時兩國水師遭遇,倭國水師多是運糧船,遠遠看見就知道不敵,連忙轉了方向逃跑,能有人還有心思去看個清楚,明國水師到底有多少戰船就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