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這次的遭遇,他們不得不承認,皇上說得沒錯好人終歸是有好報的。多行善事,方是持身之道
他們這些圍觀的人,當然不會把這次千載難逢遇到的事情,就憋在自己心里,而是給左鄰右舍,親朋好友八卦,于是,崇禎皇帝所說得話,也就隨之傳開了。
再說百草堂這邊,由當今皇上在等著結果,醫館自然不敢怠慢,效率奇高,很快就處理完了小孩的病情,然后來稟告說,吃一個療程的藥,大概七八天的樣子,小孩就應該能康復了。
崇禎皇帝聽了,心中便又高興了一分,點點頭問道“李卿,給他診金”
李若璉聽了,倒不敢說,這錢咋變成我來付了而是立刻躬身領旨道“末將遵旨”
然后就問那中年男人多少診金
這中年男人聽到他們的對話,再去看李若璉時,他就大概猜出來,眼前這位李卿應該是錦衣衛指揮使。
如果說因為皇帝愛民如子的名聲在,他一個小老百姓還不怎么怕的話,那對于錦衣衛指揮使,那是真得怕。這時候的他,那敢要什么診金。
但是,皇帝都說了的,李若璉也不可能違背,強行給了診金。
這個中年男人在這次的事情之后,心中非常地后悔,要是能不計較那么多,給那小孩看病,說不定還能得一塊皇上御賜的“醫者仁心”。這下好了,皇上雖然大人大量,應該不會計較,可那些錦衣衛呢
思前想后,他倒也想出了一個辦法,第二天就掛出了一塊牌子感皇上教誨,每天上午義診,絕不收診金。
這個事情,后來傳遍京師之后,其他醫館那邊,也都紛紛仿效起來。寧可錢少賺點,但是,多行善事,說不定就能有好報不是
當然,這些事情,此時的崇禎皇帝還是不知道的。他看到抱著孩子出來的這對夫妻,又要向他行禮時,便伸手虛扶,帶著微笑說道“不必如此多禮”
隨后,他又問起這對夫妻住在哪里,自身的情況如何等等到了最后,索性就陪著他們回去,順便看看情況。
一路上,孩子的媽抱著孩子,坐著轎子回。而孩子他爹,卻陪著崇禎皇帝步行,并回答皇帝的各種問題。
通過對于這種民間底層百姓的直接對話,崇禎皇帝了解到,像這家人一樣的情況,其實比比皆是。窮苦人家,看病真得不容易。很多時候,都是硬撐著的,能撐過去最好,撐不過去,就是命不好了。
就這件事情來說,或者類似的情況,要譴責那些醫館的話,其實也說不過去。畢竟人家也確實是要養家糊口。就算不養家糊口,那也想著要多賺錢,讓家人活得更好一些。這些都是人之常情,不能苛責這些普通人。
到了最后,崇禎皇帝給這家子留了五十兩銀子,并囑咐李若璉看著點這家子之后,便回宮去了。
一路之上,他都在想這次遇到的看病的事情。
不管是前世今生,不管再富有還是貧窮,人都離不開兩個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