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吃;二是看病。
從穿越這幾年來,自己一直致力于吃這件事情。防止出現饑民,防止出現老百姓活不下去而造反。從目前來看,吃這件事情,勉強算是合格,不過也不能松懈。
那么這看病的事情呢,以前都是忽略了。甚至可以說,以前的時候,一直顧不上。
但是如今不一樣了,遼東建虜已滅,北方草原的蒙古部族也被征服地差不多了。雖然有倭國,但那局限于朝鮮,大明是打出去的了。更為重要的是,如今國庫的收入,一年比一年有錢。
有錢,就有底氣
有錢,就好辦事
國庫里的錢,留著腐爛,那絕對不是一個合格皇帝會做的事情。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也該是時候開始做了。
這看病的事情,崇禎皇帝想著,自然第一時間便想到,要設立公立醫院。不過在這古代這樣的條件下,公立醫院該怎么設立,這需要好好考慮一下才行。
于是,就這么地,街頭偶遇那對夫妻的事情,就成為大明醫療史上重大變革的導火索。
不過,崇禎皇帝回宮之后的第一件事,還是先著手解決大明貨幣體系的事情。
詳細考慮之后,又召集朝廷重臣商議。
讓崇禎皇帝有點意外的是,他才一提說要多印點銀票,準備用銀票來代替流通的實物銀子時,薛國觀為首的一群人,就立刻反對,甚至還提到了大明寶鈔的例子。反正就是苦口婆心,想要勸皇上息了這個念頭。
對此,崇禎皇帝也是無奈,只好給這些大明重臣先講解基本的經濟學常識,也就是有關貨幣的知識。告訴他們,要是不怎么搞的話,銀子終歸會不夠,到時候會引發大規模的社會問題。
好在這些大明重臣都是人精,經過崇禎皇帝的一番解釋之后,算是了解了這其中的原理。還真別說,他們看皇帝的眼神,那是立刻就不一樣了皇上竟然連這樣的事情都能想到,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而后,崇禎皇帝又給他們講解,他不是隨意多印銀票,而是根據來年的國庫收入預估,并以此為抵押擔保,適當地多印一些銀票,通過讓各省銀行放貸的方式,向社會上流通,以達到平衡貨物貨幣的關系。
當然了,在這個時代,也不可能像后世那樣精細,光是各種數據的統計就不顯示。只能是先按照國庫收入,而不是國民生產總值等其他經濟指標來定貨幣發行量。
不管如何,這個事情,做總比不做要好
取得共識之后,君臣就都為此忙碌了起來。
與此同時,京師這邊還糧食的事情,也已經到了尾聲。而有人,也在這個時候,終于到了傳說中的明國京師,天底下最繁華的地方。,,大家記得收藏網址或牢記網址,網址,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請加qq群64737765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