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隨后他就有點傻眼了。
斥候的回報,一直稟告明國皇帝親領的大軍到某地,到某地可到了后來,就一直是漢龍關,漢龍關,還是漢龍關
“怎么回事”平達力發火了,喝斥回報的斥候道,“為什么明國皇帝所領大軍一直在漢龍關這都多久了,還來不來打的”
對于這個問題,斥候又如何回答得出來
于是,他又轉頭看向站邊上的沙定洲喝道“明國皇帝不是要來打洞吾么為何一直停留在漢龍關難道明國大軍停留在漢龍關,就不消耗錢糧了”
大軍集結了,每天消耗地錢糧比起打仗時候雖然要少一些,可終歸是要比集結之前要多。
沙定洲也是納悶了,帶著疑惑之色說道“從昆明到漢龍關,道路同樣難走,多是要靠馬駝人背。而且小人從那邊過來,可以肯定,當地絕對沒有足夠的糧草可供大軍所用。明國皇帝停留在那邊一直不動,或許是知道殿下這邊堅壁清野,因此不收集到足夠的糧食,就不敢出兵了”
不要說洞吾了,就是云南這邊,哪怕到了后世,在基建狂魔發飆之前,有很多地方都是靠馬幫走南闖北的。馬匹的多少,就是運輸力的多少,是當地人財富身份的象征。由此可見,這交通是真得不行。
也是因為如此,崇禎皇帝領兵討伐洞吾,也才帶了三萬人馬而已。不是不想帶多,而是后勤限制,真不能再多了。
平達力這邊一番猜測之后,便給斥候下令,讓他們混入漢龍關去打聽消息。要是有可能的話,不介意用些手段逼明國皇帝出兵。比如說,放火燒糧,燒不了糧就燒房子,散步謠言,制造恐慌等等。
另外一邊,他又嚴令各地,特別是木邦、孟養等鄰近漢龍關的地區,務必提高警惕,千萬不要大意,避免被明軍打個措手不及。
讓平達力壓根沒想到的是,以前的時候,洞吾斥候進入大明地界,誰也認不出來,一口當地土話,比大明人還大明人。
可是這一次,洞吾斥候好不容易翻山越嶺地偷入進入漢龍關,還沒來得及搞破壞,就被人民的海洋給淹沒了。
沒錯,朝廷軍隊,官府中人認不出這些洞吾斥候和當地人的區別。可是,當地人不一樣,對于外來的人,一看就能看出來了。稍微一注意,立刻就能分辨出來這些洞吾人的鬼祟。
沒說的,他們正愁不知道怎么報答皇上好,這送上門來的功勞,那都是搶著的。往往十來個當地的百姓揪著一個洞吾斥候送往衙門,至于最終是不是誤會,官府自會審問清楚。,,大家記得收藏網址或牢記網址,網址,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請加qq群64737765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