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這種手段之下,慢慢地,他手中的這十來萬軍隊,就慢慢地真得變成了他的軍隊。就算將來他領著這十萬軍隊去對陣沙賈汗,他也有把握,這手中的軍隊,絕對不會叛變。
但是,在這個時候,都城那邊的消息,慢慢地傳到孟加拉的,就越來越多了。
德里被明國皇帝攻下,沙賈汗聞風而逃,明國皇帝領軍東進
這些消息中,有的消息,奧朗則布根本無所謂。比如,德里被明國皇帝攻下,他壓根就不在乎。那都城又不是他的都城,是他父汗的,損失也都是他父汗的。甚至可以說,德里被攻下,那他父汗的勢力便大減,如果將來有一天,他真得對陣他父汗,那壓力就會小很多。
還有的消息,比如沙賈汗聞風而逃,并沒有去和明國皇帝決戰,奪回德里。這個消息,就讓奧朗則布更是開心。這么一來,他相信,沙賈汗經過前些年建立起來的威望,必定受到沉重的打擊。以前服沙賈汗,愿意跟在沙賈汗身后,鞍前馬后效力的那些人,說不定就會轉變想法了,而這,也有助于他奪取那個皇位
但是,明國皇帝最終不是南下尋找沙賈汗決戰,反而是領軍東進,這讓他就高興不起來了。
奧朗則布很聰明,一下就覺察到了,明國皇帝之所以領軍東進,應該是想進入洞吾,或者從這里回國,或者和這里的明軍匯合。總之,不管明國皇帝最終是怎么想的,終歸是要經過孟加拉,那么,他該怎么做
一開始的時候,奧朗則布是存了念頭,想借明國皇帝的人頭,來漲他的威望,讓他能名正言順地拿到莫臥兒帝國的皇帝寶座。
可是,隨著明國皇帝的軍隊慢慢地往東而來,他知道的消息越來越多,他就感覺到了自己的想法,怕是有點難實現。
從聽到的那些消息來看,明國皇帝所領的大軍中,至少那三萬騎軍,大概是三萬吧,是明國皇帝手中的王牌,對于騎兵戰術運用得出神入化。在一路東進的過程中,或者悄然奔襲,或者猛然殺個回馬槍,往往就大勝莫臥兒軍隊。有的戰例,讓自負的奧朗則布都沒想到。
因此,奧朗則布覺得自己能滅掉明國皇帝,拿他的腦袋當墊腳石,似乎有點不那么靠譜了。然后,他很快就又想到了另外一個解決這個事情的辦法,那就是和明國皇帝議和。
明國皇帝領軍從克什米爾開始,攻克德里,然后一直東進,莫臥兒國內絕對已經是天翻地覆。如果自己能和明國皇帝達成合議,安撫住明國皇帝,讓他們滾蛋的話,那在這片莫臥兒土地上,實力最雄厚的,絕對是自己。
隨后,自己領軍西進,安撫地方的同時,和自己父汗決戰,估計大部分地方總督都不會幫忙,甚至看到自己勢大,還可能投靠自己。如此一來,皇位也就非自己莫屬了
奧朗則布越想越覺得這個法子不錯,但是,隨著明國皇帝領軍越來越近的時候,更進一步的消息傳過來,頓時讓他心里一涼,因為他發現,好像他議和的這條路子,似乎走不通。
奧朗則布很是想不明白,為什么明國皇帝那么看得起那些賤民,竟然幾乎把所有的富人權貴都抄個遍,分財物給那些賤民,瘋了么
就大明皇帝這個行事作風,自己豈不是也在他的打擊范圍之內議和,議個屁啊,,大家記得收藏網址或牢記網址,網址,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請加qq群64737765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