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志才與張虎聯袂而去打探地形欲要伏擊公孫瓚回援大軍,劉毅在帳中枯坐無耐欲出營門之時正遇見徐晃擒得單經回營,劉毅詢問之下對方竟是直言斥責,一副視死如歸的摸樣,倒也算個忠義之士
“哈哈哈哈哈,這二日觀你統兵守城,有理有節,劉某以為單經還算是個人物未料今日一見,不過是個目光短淺之徒,似你這般不分實非,實乃死不足惜”后世玩三國志系列游戲的時候劉毅有個規矩便是從不殺降,說服不了便直接放掉。可現在是真的爭霸天下,他當然不會如此幼稚,不能為我所用就可殺之
“劉朗生你休要欺人太甚,單某堂堂男兒,今日一死便是,又怎能受你如此侮辱”劉毅輕蔑的言語很是讓單經氣憤,當下怒道。
“給我閉嘴,主公之名豈能容你輕呼,想死還不容易”徐晃見單經出言不遜,立刻勃然大怒,便要左右押將下去。
“慢我且問你,你于公孫瓚手下官居何職”劉毅伸手阻止了徐晃的舉動,又出言對單經問道。
“某乃公孫將軍麾下揚武校尉”單經大聲回道。
“揚武校尉,那我來問你,你是漢臣還是那公孫瓚的家臣”
“某自是漢臣,當然也是公孫將軍下屬”單經有點不解其意。
“哼,公孫瓚既為漢臣,就當忠君之事,可他竟敢慫恿劉虞大人自立劉大人剛直不阿他更以武力相脅,并將之下獄;要知劉大人可是天子親賜的幽州牧,乃公孫瓚之直屬上司,如此行徑不但犯上,更是不忠,按律當斬我劉毅也乃劉大人治下郡守,如今引兵前來只為討伐逆賊,何來仇怨之說你說自己乃是堂堂男兒,可人活天地之間,忠孝乃立身之本,公孫瓚忤逆你不但不勸反而為虎作倀,豈不是是非不分不忠不孝劉某可有冤枉你”劉毅聲色俱厲的道。
“這”單經此時被雖是被劉毅當面指責,可對方是站在大義的名分之上,事實讓他無從辯駁,語氣上便弱了下來。
“公孫瓚不光不忠不孝,他還對治下百姓橫征暴掠,使得民不聊生,竟還有易子而食之事這都是劉某親眼所見,絕沒有半點冤枉他,如此看來還是不仁之徒,這樣的人你還要為他而死劉某也無話說”看見單經的態度軟了下去,劉毅自然要趁熱打鐵。
“可公孫太守亦為大漢鎮守邊疆,建功無數,況且他對單某還有知遇之恩,提拔之德,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怎能背之”單經話雖如此,可已經失去了一開始的強硬。
“功是功,過是過,豈可混為一談;公孫瓚鎮守邊疆,屢敗異族,朝廷也待他不薄,北平太守,奮威將軍,難道不是對其功績的表彰既然如此,他倒行逆施就應該按律法辦義之一字有小有大,他對你有知遇之恩,提拔之德,此為私人之義,而其囚禁上司,勸其自立,形同謀反,你豈能因小義而不顧人倫大義劉某不過看你有點本事,能為漢室出力,否則怎會與你耗費時間現話已至此,你若執迷不悟劉某也不介意送你一程,不過你終究是個反賊之名”劉毅已經在做最后的努力了,若是此人還不愿降,那他也只有殺之
單經聞言沉默不語,劉毅所說的俱是事實,他根本無從反駁,聽其話中意思似要勸降自己,劉郎生待下親厚之名人皆盡知,他也有所耳聞,此時已經有一絲意動,可一來自己剛才話說的太滿,二來劉毅與公孫瓚之間還未見勝負,故此躊躇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