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在亂世之中,人可以是強掠的壯丁。也可以是軍糧,也是隨意砍殺的韭菜。
當然也可以是貨物。甚至做為貨物,人也能廉價到令人發指的地步。
一支印度產的1853步槍,就可以換到20個人無論男女嬰童,這是打包價。按照汪伯濤與美利堅洋行達成的協議,一百發紙包子彈還可以換到2個稚齡少年。
對于汪伯濤來說,這完全就是個無本生意,他根本就不關心這些人將來的命運,洋人為什么買人
還能干嘛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可是和他沒有任何關系。
對他來說,他所關心的只是能換多少洋槍,多少火藥,多少洋炮。
至于人
壓根就不值一提
“哎呀,可惜了,可惜了”
看著下屬們送來的那些的百姓,汪伯濤滿面可惜道。
“要是早知道這人也可以換槍,當初就少殺點了,這城內城外的不知多少地方都空了,人不好弄啊。”
口中如此這般的說著可惜,汪伯濤又對趙世安說道。
“趙書吏,你和那個劉通譯再商量商量,讓他們多呆上幾天,咱們有的是人,只要他們愿意等上幾天,再弄個幾萬人,那不還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現在他反倒是懷念起剛來金山時的模樣了,那時候這里到處都是人,隨隨便便一個鎮子都有成千上萬人,那可是能換不少洋槍洋炮的。
那像現在可惜啊。
哎,可惜了
感嘆歸感嘆,生意總還是要做的嘛,按照雙方的約定,這些人都是要送到海邊,然后再由小船送到距離金州只有不過六十余里的灘滸山島上。雖然島上的十幾戶人家,可是并不妨礙李富貴在這里設立“待發所”。
所謂的“待發所”,實際上就是一片分成男女營的草棚子,甚至就連看守,都是臨時征發的男丁,在劉昆鵬到上海去找船的時候,李富貴當仁不讓的成了“待發所”的頭目。
人上了島,進了待發所,也就進入了冗長的程序登記,體檢,編號,領衣更衣,領有工號的竹片,編隊,訓練
這一切都是在離開南華時,東家已經定下的步驟,男人要在這里進行軍事訓練,說白了,就是要訓練他們的服從。
“鞭子呢”
“全部剪了”
每個人剛上一岸,還不等他們弄清楚怎么回事,等待他們的就是剪辮子,不由分說,沒有解釋。
當然了,對于刀口余生的人們來說,他們除了茫然不知所措的服從之外,根本就沒有其它的選擇,在亂世之中,作為小民的他們,所能做的也就是茍且偷生而已。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他們每天不是列著隊走路,就是圍著小島跑步,當然了,他們也能吃飽肚子一干一稀,偶爾還能吃上一兩塊海魚,也就是勉強吃飽而已。
“一、二、三、四”
小船還沒靠上港,嘹亮的口號聲就從岸上傳了過來,一個模樣看起來只有十三四歲,灰頭灰臉的小孩,抬頭朝著那邊看去。
不安的眸子中,還是露出了一些好奇。
“劉大哥,那些長人咋把咱們都送到海上來了。”
李林好奇道。
“三少爺,這事咱那知道,不過三少爺,您得記住了,到了人家的地盤上,往后就得從著人家的規矩,那些人帶著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