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真是天有眼
這可真是天佑我大清
就在劉錫鴻內心竊喜之余,一輛馬車從路中駛過,黑色的馬車車廂上,紅底的華夏式朱雀徽章甚是醒目,在法國看到華夏式徽章,讓劉錫鴻的眉頭一挑,目中稍顯得有點兒詫異。
“劉大人,你看,那就是南華大使館的馬車。”
他身旁名叫嚴復的少年,恭敬的稟報道。
四年前,嚴復入膠州水師堂就讀,今年剛剛畢業的他與多名同學又赴英國學習海軍,這次他之所以隨同劉錫鴻來法國,是奉使團正使郭嵩燾的吩咐,臨時兼太充當他的翻譯。
“南華”
聽到這兩個字,劉錫鴻的眉頭一挑,滿面不屑道。
“一群自甘墮落,無君無父的天朝棄民,即便是略有所成,不過是得天時之功而已,待我大清內患一靖,以我大清之人力超越那群棄民不過只是朝夕之事”
對于南華,劉錫鴻并不陌生,在新加坡時,他聽說過這個地方,船到了歐洲之后,南華給他以及使團隨行人員帶來的沖擊是前所未有的一群天朝棄民的弄的那個什么南華居然打敗了洋人,而且還滅了洋人的國
這讓逢洋必跪的大清國情何以堪啊
不過,很快,他們就找到了理由,這一切的根源是什么
不還是因為發匪作亂嘛
要是沒有發匪作亂,我大清國必定已經中興。
“大人所言甚是,中堂大人于徐州大辦洋務,徐州附近鐵廠、煤礦廠礦林立不足,就連同鐵路也修至西安,雖說西北亂匪悍勇非常,可中堂精銳新軍和鐵甲列車兵鋒所指又豈是亂匪所能敵”
提及李中堂的功勞,嚴復的語氣中充滿了敬畏,自從他的老師曾老中堂兵敗金陵后,李中堂和他的淮軍就成了帝國擎柱,南拒發匪,西平回變。大清國現如今靠的是什么
就是三十六萬淮軍
就連同嚴復就讀膠州水師學堂,那也是李中堂倡言建立的。蝴蝶的翅膀同樣體現在這里,原本應該建于馬尾的船政學堂,因為考慮到江浙等地已經被太平軍占據,因此北移到了膠州,甚至就連同在歷史上要等到十年后才興建的北洋水師,也提前提到日程上。
畢竟,現實的威脅是無法忽視的。相比于海上的外國威脅,天國的威脅更直接,也更要命。就連嚴復等人也提前數年來英國留學。
歷史的變化,總是如此的出人意料。
“哼,李合肥者,所謂舉辦洋務,興業殖商,不過只是“舍本逐末”之舉,官中多一商賈,即國多一蠢,民多一賊。豈政令不講,民生不恤,而惟船炮機器之是恃,遂足治天下邪過去數載其開幕府于徐州,擁兵數十萬,跋息不臣,儼然帝制,如此不臣之賊,又豈是中興之臣”
劉錫鴻的這般指責,讓年少的嚴復嚇的都說不出話來,理智的選擇了閉嘴,瞧著劉大人那副氣憤不平的模樣,心里念道著。
“中堂大人可真是糊涂的很,怎能以此人為公使”
看著遠去的馬車,嚴復的心里倒是好奇的很,那南華到底是什么模樣,居然能夠擊敗洋人之國。
在嚴復對南華生出好奇心時,卻不曾想到南華的大名終于傳到了朝廷,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