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也就是大明的威脅了。
“左相,朕問的是對手,而不是威脅。”
朱行海笑著搖搖頭。對手可以是大明主動出擊,而威脅則大明則需要處于防御的位置。
“對手美國”
在左宗堂沉吟時,朱先海說道。
“美國才是我大明最大的對手,當年趁著他們內亂的時候將其一分為二,可即便是如此也沒能阻擋他們的崛起,說實話,朕也很憂慮啊”
原本按照某些后世的觀點,南北戰爭被譽為美國的崛起之戰,什么州權的削弱,什么聯邦權力的加大,總之一句話,沒有南北戰爭,就沒有美國的崛起。
可就拉倒吧
聯邦權力左右過美國的工業化嗎以為美國是蘇俄呢,要需要國家制定五年計劃。什么南北戰爭是因為北方需要南方的棉花,難道就統一之后,北方拿南方的棉花,就不需要用錢買嗎直接去搶嘛至于出口,南北戰爭結束之后,美國的棉花出口關稅是降低的,而不是增加的。
況且美國內戰結束之后,全世界棉業進入長達十幾年的蕭條期,就是南華的棉花種植業都受到了影響。至于紡織業,從來都不是北方的重要產業,事實上,美國的發展路徑中壓根就沒有紡織業的事。
盡管在這個世界,美國分裂成了南北兩個國家,但在內戰結束之后,北方的崛起仍然是不可阻擋的,五大湖區的工業區的發展是迅速的,鐵路仍然作為龍頭推動美國的工業發展,國際金融市場為美國的發展了充足的資金。
美國仍然在崛起的路上這才是朱先海會把美國視為主要對手的原因。
“美國”
左宗棠搖搖頭,用頗為肯定的語氣說道。
“陛下,美國雖然有發展的潛力。而且與我國存在有利益沖突,但是在就未來二十年來看美國仍然不能稱之為對手。而且他們和英國一直是有矛盾的。”
這個時代英美并不是鐵桿盟友,事實上兩國之間的矛盾很大。美國在覬覦加拿大的領土,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而且美國早在1823年拋出一個“門羅宣言”,反對歐洲列強插手美洲事務,擺明了要和大英帝國做對。
當然,這種作對也就是口頭上的,“門羅宣言”喊了半個世紀,有個屁用,也就是說說而已。但這也是兩國的分歧所在。
“美國和英國之間的問題不少,但是,現在對于他們兩國而言,最大的威脅是我們,所以,他們才有可能聯合在一起,但這并不是主要的”
朱先海朝著湖面上看去,然后認真的說道。
“左相,對于一個國家的強弱,我們不能只看眼下而不著眼未來。現在的美國只能勉強擠身于世界舞臺,和咱們的情況差不多。但要是論未來的潛力,美國甚至可能超過我大明”
“美國的潛力要超過咱們”
左宗堂滿面都是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