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他的疑惑,朱先海并不覺得奇怪,畢竟,那怕就是英國人都看走了眼,有誰能想到,僅僅只需要再過二十年,美國的經濟就發展成為世界第一。
經濟以及工業的崛起之后,就是美國的全面崛起,等到美國人發揮他們的力量時,全世界都為之側目。
“雖然咱們的土地面積雖然比美國要大得多。而且南華大平原可以利用的富庶之土也不比美國少。我們的農業的潛力遠遠超過美國,但是,就資源上來說,我們是遠遠不及美國的。”
美國肯定不是天選之國
但是美國絕對是全世界自然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就這一點上來說,美國妥妥的天選之子。
“就工業發展潛力上來說,美國的工業潛力遠遠超過我們,從資源上來說,我們既沒有大型的鐵礦,也沒有大型的煤礦,但美國呢這兩樣可都不缺。”
何止不缺啊,
簡直就是得天獨厚,五大湖區的不僅有品質優良的大型煤礦和鐵礦,便利的水運還為其了廉價的運輸。
在這個煤鐵就是國力的時代,美國的自然條件大明真的比不上啊
“而且他們是白人國家,離歐洲又近。既是歐洲資本的首選地,也是人才外流的首選地。這幾十年來,每年都有無數的資本和人才前往美國,美國的人口也因此快速增長,現在已經快接近了4000萬。而比他們,我們才多少人口區區六百余萬再過三十年,他們的人口很有可能會突破一個億。雖然華夏那邊的人口比美國多得多,但是我們不把他們運過來,那些人口就不屬于我們。”
這就是大明最大的問題作為一個新生國家,新大明雖然沒有華夏本土的那種歷史牽絆,但是相應的人口嚴重不足的局面一直制約著大明的發展,甚至是大明未來能否擠身強國之列,最關鍵的因素就是人口沒有足夠的人口,就不可能發展出完整的工業體系。
“沒有足夠的人口,就不可能發展出強大的工業,畢竟工業是需要依靠人口數量支撐的。在現代工業體系內,一條完整的產業鏈,至少要涉及數百萬乃至于數千萬就業人口,即使是一根小小的鉛筆,它的生產制造筆芯用的石墨需要礦工去開采,木料需要砍伐,原料需要進一步深加工、需要運輸,需要成千上萬人參與生產。”
提及人口時,朱先海不禁有點兒羨慕華夏了,那可是幾億人口啊那怕是那些人口是沒有受過教育,沒有文化的,可也是人口紅利啊
沒有足夠的人口,一切都是扯澹。
“想要把工業搞的有聲有色的至少需要七八千萬人,就現在來說,人口一直在制約著我們的發展,就拿我們的造船業來說吧,包括主機制造以及零部件配套加工企業,總就業人數多達20萬人。這就決定了我們做了采礦,冶金,造船、機械加工,就沒有多余人口去做其它的產業。反過來說,一個國家的人口規模,也決定了工業體系的上限,因為如果人不夠,一切都白搭。”
“人不是問題,陛下,華夏最大的問題還是人多地少,人就是負擔,華夏什么不多,就是吃不飽肚子的人多。”
左宗棠直接了當的說道。
“咱們只要盡可能的把他們帶到大明來就行了,人口,對于華夏來說是負擔,對咱們來說人口就是資源,美國能引進幾千萬移民咱們一樣也能做到。”
華夏什么不多,就是人多,而且都是饑腸轆轆的百姓。只要有機會,他們肯定愿意來到大明。
“是啊,這也是我們能夠和美國競爭的根本原因美國是歐洲人力資源移民的首選目的地,而大明呢就是華夏人力資源的首選目的地最終,我們和美國之間的競賽,其實就是工業、是人口的競賽”
凝視著遠方,朱先海點了點頭。
“我們和美國一樣,都是在新大陸立國,不像在各自老家那樣,因為立國年頭太久,各種各樣的歷史包袱重,各種關系盤根錯節,如果不將其盡掃蕩,就會有諸多掣肘,可想要快刀斬亂麻,又不太現實,所以我們都是新崛起的,沒有那些錯綜復雜的關系,可以放手而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