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無妄之災
對于日本人來說,1874年的“四國同盟”所引起來的一系列的國際形勢的激劇變化,就是最大的無妄之災了。
原本在東亞,有體量龐大的清國作為對比,歐洲各國就很難注意到日本的存在,畢竟日本的資源是有限的,市場也是狹窄的,百姓也是貧窮的。
除了和女,就再沒有其它的特產了。這樣的國家,可以說也就是一種悲劇了。他除了扮演東亞子宮的狀態,還能扮演什么角色呢
除了大明會盯上他的和女,其它的帝國主義列強壓根就瞧不上這個窮鬼
可是在日本陷入內戰的時候,他們做夢也想不到,因為國際風云的變幻,日本居然引起了英國人的注意,這種注意居然是要肢解、分裂日本。
當然,對此,日本人壓根就不知道,當然也不可能知道。
1874年12月,也就是日本的興化元年,這一年對于日本來說絕對不是什么好年頭。年初明治天皇的死,不僅導致的異常內戰的爆發,而且還讓日本重新陷入了某種分裂之中。
那些在維新變法中失去權力的藩主與被維新政府下崗的武士們重新走到了一起。尤其是在九州,政府軍被西鄉隆盛的反叛軍擊敗之后,各藩藩主們直接掀打起了“恢復舊制”的反旗。
什么是舊制,當然就是各藩自行其事的舊制了。沒有了幕府將軍的情況下,各藩藩主們當然也就是真正的土皇帝了。至于天皇既然不在尊王攘夷了,那天皇也就只是擺設了。
面對地方大名的各行其事,面對地方的分裂,甚至藩主們的趁機擴張,盡管以巖倉具視為首的維新政府試圖鎮壓叛亂,但是四起的叛亂這種官軍處于疲于奔命的狀態。
而日本也處于一種前所未有的風雨飄搖之中,日本的未來到底會走向什么道路,沒有任何人知道。
“日本啊”
面對眼前的局面,伊藤博文頗有些無奈的長嘆道。
“他么的,國家怎么成了這個樣子呢”
戰火紛飛,內戰四起,地方上群雄割據,在一年之前剛剛從歐洲各國考察歸國的時候,他還躍躍欲試的想要通過推行維新變法,讓日本走向富強。
可是哪曾想到,不過只是短短的幾天時間,一切就全變了。天皇暴病身亡、士族叛亂到現在地方群雄割據。這樣的變化未免也太快了。
唯一讓他稍微心存一些安慰的是什么呢
就是興化天皇又沒有像他們想象的那樣背叛維新變法,瓦解維新政府。其實他們自己心里也非常清楚,如果不是因為在過去的幾年之中,他們借著天皇的名義打壓士族,弄的士族上下對天皇的信任幾乎為零。
恐怕天皇早就發動“政變”,讓維新政府下臺了。
現在天皇之所以不對維新政府動手,是因為下崗士族重歸舊藩主的旗下,即便是天皇廢除維新政府,也很難取信那些士族了,畢竟,他們已經遭受了一次背叛。
面對這樣的局面,伊藤博文的心理也很惆悵啊。
就是惆悵的不僅僅只有他,畢竟現在整個維新政府上下現在都處于一種風雨飄搖之中。
“實在不行的話就借兵吧。”
又一次伊藤博文想到了大久保利通在過去的一年之中多次提到的建議。
向大明借兵
在琉球不僅駐扎有大明的海軍,還有一支的精銳部隊,只要大明同意的話,他們的軍隊隨時都可以進入日本,幫助日本平定叛亂。
到那時候天下也就太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