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相信就是不相信,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可偏偏,【羅馬】只會將“皇帝特權”給予羅馬的統治者。
連尼祿自己都對自己懷疑起來,迷茫起來之后,她的特權當然會呈一定指數的衰落,并且還會隨著她迷茫的加深而增強。
這就是阿尼姆斯菲亞感受到尼祿魔力日漸下降的原因。
所以阿尼姆斯菲亞原打算盡快的消滅諸位被蓋提亞一方召喚出的羅馬君主,趕在尼祿的“特權”被其他人篡奪完之前先擊潰他們。
就算尼祿作為容器有著缺口,只需要增添魔力的效率與速度大于魔力流逝即可。
屋大維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不過他并沒選擇像是阿尼姆斯菲亞一樣治標不治本。
既然尼祿對“奧古斯都”之名,對自己要和羅馬的諸位先祖為敵而感到耿耿于懷的話。
那就不如索性賜予她那份名字,認可她將要進行的抗爭。
這無疑是有效的,尼祿現在當之無愧地成為了羅馬的“奧古斯都”。
恐怕再也沒有什么會比蓋烏斯·屋大維·奧古斯都的親口承認再權威的了。
然而阿尼姆斯菲亞又有些患得患失的感覺。
這意味著尼祿不再是只能依靠著他的,獨屬于他一人的“英白拉多”了。
雖然那只是阿尼姆斯菲亞為了延續尼祿斗志與信心的權宜之策,但一直以來依賴著他的尼祿的確讓阿尼姆斯菲亞得到了許多。
被信任的感覺,被依賴的感覺。
這是阿尼姆斯菲亞之前從未體驗過的經歷。
某種程度上來說,反倒是阿尼姆斯菲亞不愿意放手。
不過阿尼姆斯菲亞自己的心中也清楚,他不可能永遠都這么做的。
如果是那樣的話,他也將成為毀滅羅馬的兇手之一。
有什么比一個皇帝寵信的佞臣更能禍國的呢?
更何況就算是沒有阿尼姆斯菲亞的存在,世界也還是會被藤丸立香所拯救。
就算是沒有阿尼姆斯菲亞的存在,尼祿也能夠應付這場世界性的危機并最后取得勝利。
歸根結底這只不過是阿尼姆斯菲亞一廂情愿地也想參與到他們的戰斗當中,作為無關者卻也想要成為這史詩的一部分罷了。
簡直就是無理取鬧。
他的參與反而可能會影響后來那個已經平穩的,被拯救的世界。
就好像他人明明已經得到了優秀的正解,只是和阿尼姆斯菲亞無關。
但阿尼姆斯菲亞為了讓自己也參與到其中,為了能讓自己也成為那被褒獎的一員,而強行介入了原先的算式,增加了屬于自己的東西。
也許會讓算式變得更加復雜,更加晦澀,甚至最終都得不到正確的解。
阿尼姆斯菲亞在用全人類的未來豪賭。
他才是那個最可惡的人。
但尼祿不同。
尼祿終將回到歷史上的那位角色當中去,回到那位雖然算不上賢明,但卻的確是位君主的角色當中去。
現在的尼祿心中或許還對自己是否是個合格的統治者有著疑慮,但在面對其他的羅馬皇帝,乃至羅穆路斯時都不會再迷茫了。
不再緩緩流逝的魔力就足以證明這一切。
不同于什么都沒能做出的阿尼姆斯菲亞,尼祿是僅憑自己就足以躋身英靈殿的英靈。
要是讓他這樣的人捆綁住英靈的未來,那還像什么樣子。
說到底,尼祿才是御主,而阿尼姆斯菲亞只是從者。
甚至連從者都只是一半,真正合該被尼祿召喚的應該是那位三國時統率大軍家喻戶曉的都督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