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時常想著“心想事成”這四個字,甄應嘉在接到圣旨以后都想將圣旨往地上一摔,大吼著老子不干了!
把他調到山東做知府,皇帝打著的主意就是花甄家的銀子去治理黃河。如今皇帝花甄家的銀子花上癮了,竟然要提高河工的待遇。還一頓飯最少每人三個窩頭,每月要有二錢的銀子!
這雇的是河工還是祖宗?
如今的河工有上千人,這一個月下來光工錢就要六百多兩了,要是在算上飯錢以及其他的花銷,這一年起碼得搭進去八千兩銀子。
罷了,忍!
“來人,去讓嬌杏收拾東西明早就滾蛋!”
甄應嘉一想到皇帝陛下竟然還讓他交出嬌杏,心里那口氣又堵住了。
交就交吧,反正搶回來的時候也沒花銀子,這么多年嬌杏也沒給他生下個一兒半女,交出去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就按照大師說的,有舍才有得。
今日舍出去一個嬌杏,明個說不定就來個春杏、夏杏、秋杏繼續伺候他!
等到今年年底皇帝陛下去金陵避寒,那就是甄家起事之時!到時候甄家拋出去的銀錢,定要百倍、千倍地追回來!
甄應嘉的人過來告知春杏老爺將她“還”給賈雨村的時候,春杏可是被嚇得不行。無論春杏給多少銀錢,傳話的人都只肯說皇帝陛下都下圣旨了,老爺不能抗旨不尊。
到最后傳話的人連銀子都沒要,拔腿就溜回到了前院。
甄應嘉帶出來的幾房姨太太聽說春杏被老爺送給了新任的金陵知府,非但沒有過去落井下石,反倒是有種兔死狐悲的感覺。
昨個春杏還和他們爭奪老爺的寵愛呢,今個就要被送出去了,萬一有朝一日他們也被送去出了呢?
這知府和知府可是大不一樣的……
嬌杏東西不多,而且又是徹底從甄應嘉的府邸離開,所有東西只需要往馬車里搬就是了。又不像出去游玩,還要精挑細選一番。
第二日一早,幾輛馬車從濟南城低調地朝著碼頭駛去。離碼頭越近,嘈雜的聲音越大。
“碼頭每天早上都這么熱鬧么?”
每天早上可不都是這么熱鬧。今早之所以這么熱鬧,是聽說皇帝陛下體恤河工不易,每月的月錢漲到了二錢銀子,一頓飯最少有三個窩頭呢。
碼頭上做活也是出苦大力,與河工相比他們賺的可就要少多了。這些人都在羨慕著河工的月錢,琢磨著以后要是什么時候再招募河工,他們也去做河工多賺點銀子!
甄應嘉用過早點以后照常去河道邊上巡視,見每個河工臉上都掛著笑容,嘴里還念叨著感謝皇帝陛下之類的花,甄應嘉心里就不是個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