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過后,你姑父打算出趟遠門,去遠海捕點漁貨回來。這事跟你提過了吧”徐秀媛問侄女。
徐隨珠點點頭,順便說了一下漁場雇工人的事。
“阿驍有推薦的人那可太好了我還在說要不要托人去其他村問問,雇幾個手腳干凈、做事勤快的到船上來幫忙。既然阿驍有人選,那就不愁了”
她姑的反應和姑父一模一樣。
徐隨珠不由瞥了陸大佬一眼,心說這家伙究竟給姑姑他們灌了什么迷魂湯一個個都這么信任他。
正好,陸馳驍也朝她看過來,兩人四目相對。
徐隨珠不移眼,他就一直笑吟吟地睇著她。
最后,徐隨珠老臉一紅,先敗下陣來。
見狀,陸大佬眼里的笑意更深孩子媽臉紅都這么好看
第二天,林建兵來了,順便帶回個好消息村里通電話了
“昨天,村委燃了兩掛鞭炮慶祝過了。”
林建兵興奮地跟他們比劃當時熱鬧的場面。
“村干部特地囑我來知會你們一聲,以后有什么事需要用電話,只管去村委打。”
這還用說嘛峽灣漁村能裝上電話,本來就是靠陸馳驍的面子、傅大少的關系。
徐隨珠還好,盡管這年頭家里沒部電話和外界聯系不方便。畢竟習慣了手機不離手,初來乍到那會兒確實不太適應,但座機對她的誘惑說實話真心不大。
但其他人不同。
電視電話、樓上樓下新時代多么美好的生活奔頭啊
即便是承包漁場那會兒,也沒想到本以為窮盡一生的奮斗目標,竟然這么快就實現了兩樣電視、電話齊了,就剩蓋樓房。
“離年底還剩三四個月,好好干爭取明年蓋起氣派的大樓房”徐秀媛鼓舞一家人。
聽得林建兵小倆口那叫一個意氣風發、士氣澎湃。
大樓房啊聽說表妹已經在畫圖紙了,整整三層樓呢,每層七大間
嘖嘖這要是蓋起來,絕對是村里獨一份不鎮上獨一份都不是沒可能
說起來,現在他們家就已經是村里獨一份了。
據林建兵說,隔壁的大灣村、小灣村看到他們村裝電話,都羨慕得涌過來看。燃鞭炮慶祝的時候,大小灣村的村干部,還主動上前幫忙呢。
那兩個村的村民心里也各有計較
想以前,峽灣村多窮啊,離海近、但離城鎮遠,唯一能讓峽灣村人驕傲的是集體漁場。可后來不是效益不好、被迫改制了嗎
改制以后的小半年,沒覺得承包漁場有多賺。畢竟承包費掏出了那么多,起早貪黑捕來的漁貨,找得到賣家還好,找不到就意味著這一天白忙活。
因為海鮮這東西不耐放,不新鮮就沒人要。私人承包戶又沒有冰柜車。通差下來,利潤不見得比在鄉辦廠上班好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