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說這幫有錢太太們,買到了心儀的帽子,戴在頭上,不怕烈日曬了。
手挽手地繼續往下一個鋪子逛。
“繡里乾坤”
哦賣繡品的買
“簍滿春”
賣藤編品的,像衣箱、籠屜、梳妝盒,各色各樣都有。
就是體積有點大,不好帶。可看到坐鎮的老手藝人編得這么好,又不忍放過這樣的“土特產”
最終,買
不過買的不是現成品,而是訂購,她們有的想定做三層式的梳妝盒,有的想定做臟衣簍子。下了單先付款,貨品等回京了再過來取。
接著逛到古方紅糖坊,邁不開腳了。
“我每次來那個,都痛得打跌。這趟出門前剛去看了中醫,老中醫讓我每次來經前喝兩天紅糖水,這紅糖瞧著不錯,要不帶點回去”
“我也是,喝了紅糖水來那個就不那么疼了。我也買點兒。”
兼地陪的陸夫人頓時無語紅糖哪里沒有啊犯得著千里迢迢背回去
轉而聽熬紅糖的老阿婆說,這熬湯的甘蔗是福聚島產的,熬的手法是她祖傳的秘方。
“買”陸夫人第一個帶頭買。
不說這紅糖品質確實很不錯,單說這是兒媳婦的生意,也必須照顧。
于是,其他太太們也跟著你五斤、我兩斤地稱起來。
老阿婆見生意這么好,當場沖了一壺紅糖水,請她們品嘗。
“我想起來了”陸夫人一拍額,“隨隨好像給我寄過幾斤。我還說大老遠地怎么還寄紅糖給我,京都那邊什么牌子的紅糖買不到啊別說,還真的比外頭買的好喝。隨隨還在信里教了我一個喝法,切兩片檸檬,溫水調了喝,皮膚特別好。”
“難怪阿曇你最近的氣色這么好“你這兒媳婦真是找對了
“有這么好的東西,怎么不早說呢我再添兩斤”
“我再添三斤”
又是一番哄搶。
紅糖坊里的存貨被一搶而空。
這一路逛啊買啊,確實也累了。
正好,隔壁就是祖傳豆腐店,正好一鍋豆腐腦出爐,人手一碗,好甜口的擱紅糖,好咸口的放蔥花、蝦米,吃完反而挑起了味蕾。
看到不遠處開門營業的海鮮大排檔
“走走走先去吃一頓聽阿曇講了一路的海鮮,可把我饞的,沒好意思說而已。”
“喲這大排檔的海鮮還是林氏漁場的這不是阿曇你親家的漁場嗎上電視的那個。這么說來,這海鮮攤的東西不錯。”
陸夫人也好奇,沒聽說親家在這里開店了。
于是帶著一行人來到大排檔。
夫妻拍檔昨兒才從鄰市遷過來,收拾了一天,今天剛開張,以為不會有生意,沒想到來了一撥太太團。
開門紅開門紅
老板興奮地拿出十八般手藝,用頂頂新鮮的食材做了一桌海鮮,以期打出口碑,吸引更多的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