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閻君獻策穩定地府的人有很多,只有四份最為出眾,值得探討。閻君們就一邊處理各種公務,一邊寫給天帝的總結匯報,一邊探討這些獻策。那些愚蠢可笑的直接送去廚房燒火了。
霍光提出我聽說獄尉的工作從來沒有人檢查,雖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這樣不好。希望閻君能每隔一段時間派人抽查各個地獄的現狀,在罪鬼逃出來變成惡鬼之前會有征召的。我在人間聽說地府發生了這樣的事,十分心痛。但地府的確沒有做到防微杜漸,出現這個問題一點都不奇怪。
閻君們一致同意“這個說得對。”“我們之前對獄尉太放心了。”
“說的沒錯,但是深坑地獄的那個情況,就算派人去審查也看不出來吧”
“是哦,誰能想到不是每天移動吊桿也能留下問題呢。”
“白起知道但是他不說。”
“這話太絕對了,他不說對他又有什么好處我覺得是姓竇的”
尉繚子地府的兵力安排需要重新布置防御,訓練也有問題。
附兩本書,分別是這兩個問題的解決方案,事無巨細,寫的特別清楚,可以直接照方抓藥。
他住在諸子百家的畫中山,聽見事情鬧大了才出來看,才知道前因后果。
諸葛亮提出州郡縣的城隍等級制度,應該軍權層層轄制,沒有必要每位城隍都屯兵那么多,人間的戰場是不斷轉移的,應該由州城隍統一大量駐軍,在某地要開始打仗之前派兵過去準備抓魂魄就夠了,沒必要每個地區每個城隍都屯兵,兵力分散不如集中。官府需要對百姓傳道受業,引導他們做人做事的態度。我這份奏折之前上過兩次,閻君看到過嗎
閻君拿過尉繚子諫書和他的對比著看了看,話說的差不多,也是集中兵力,分兵是大忌,只不過尉繚子建議是屯兵于鬼門和人間的幾個兵家必爭之地人間在哪兒屯兵,咱們就在那兒屯兵。
王猛提出地府只有十二座城池,太少,太不安全。經此一事,我希望地府能成立一些村鎮,哪怕沒有城墻也好過百姓們散居在荒原大地上。有了村鎮就便于管理、指揮,遇事時也能有一個重心團結。現在的地府雖然很公平,每人五畝宅地,但這就造成了只能從房舍中看出誰家更富貴更精神,沒有德高望重的人來主持大局。我去看了,百姓們惶惶不可終日,被惡鬼撕碎的百姓招魂回來也幾乎瘋了,沒有被撕碎的人也被嚇得六神無主。地府也需要開始教育百姓,現在儒釋道和玄學四家爭鋒,百里不同俗,潛移默化的影響百姓是來不及了,必須教育他們。
閻君們又探討了一番“提到教育這個問題,劉秀這些年隔幾年就寫信,說地府應該加強教育。”
“其實這些建議我們以前都看過,誰寫的記不得了,好像他們都覺得這也對。”
嬴政立刻反對“劉秀最提倡儒家,施行仁政而不是法治。如果是他,將來的判官們容易給人法外施恩。比其他來,劉莊更合適。雖然急躁但要求高。”
仁政的意思是認錯了嗎好,下不為例。
而法治則是你犯法了拖出去受刑。
抱著貓的閻君使勁摸貓“我覺得采用哪種方略并不重要,主要是靠人。是吧當皇帝的把法律和國家大框架改來改去,分封制,亡國了,郡縣制也亡國了,非劉姓不封王,以諸藩為屏,于是劉姓謀反。杜絕外戚杜絕本族,大臣謀反。這就又回到以諸藩為屏,然后呢,就是八王之亂。國家的興衰和他們采用哪種方式來治國沒有太大關系,重點則是由誰治。”
“沒錯。”
把自己拔禿的閻君“儒家講修身道德,王莽年輕時可謂圣賢,真是圣賢我跟你們說,在他為了救濟災民開始吃素,把車賣了,布衣蔬食不近女色,我都被感動了,把他列入閻君備選的行列中。”
嬴政“我一直以為鬼神不可欺。”
閻君摸了摸禿掉的部分“誰知道他那時候是沽名釣譽,還是真心實意呢。這人雖然迂腐,但年輕時確實和我們是一類,心里想什么不要緊,難的是做什么。想殺人的未必敢殺人,想做個好人的也未必敢做個好人。可惜啊,劉欣幸寵董賢,王莽可能是崩潰了吧,書上都寫才德兼備的人居于高位,他就打算這么做。結果董賢靠臉贏了王莽年輕時姿色不比董賢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