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皇后,本名觀音。這名字挺常見,陳叔寶的皇后沈婺華法號觀音,李建成的太子妃名叫鄭觀音。這三個女人也都人如其名,平淡如水,出家當尼姑,佛系。
楊堅在見到兒媳婦的第一眼就確定了,比想象中的05的戰斗力還弱,也就是01,還是搬運物資方面,要是真的開始戰爭,也就比池魚多兩條腿。城門失火不會殃及池魚。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娶兒媳婦主要看她爹的品德才貌,看看小姑娘的舉止,只能和小姑娘他爹深入交流嘛。誰娶兒媳婦都不考慮武功,全都分工明確,妻子負責賢惠,打仗動武那是男人的事。
已經和李淵簽訂盟書。
簽訂了也不能放心,當過皇帝或將領的人都知道,隨時可以出爾反爾。
帝鎮中的皇帝們基本上抱有一個共同的認知除了我和我爹我家祖先之外,這里沒有一個君子。
二人互訴思念之情之后,楊廣依然怨念十足,沉著臉抓住她的手,端詳她,好像比記憶中的女人分毫不差“你差一點就活的比李世民還長。”
“阿彌陀佛,這還不好么”
“那倒是不錯。”楊廣反應過來了,確實好啊,我以前怎么沒想到呢他們嘲笑我的皇后對我無情,安安生生的受用唐朝的供養,我怎么就沒以長孫氏早逝作反擊呢報應啊報應,我那菩薩戒算是白受了,有用的話一句都沒想起來。
蕭觀音對著灶臺仔細回憶了一會,她小時候真會烹飪,做了皇后之后也會煮肉羹給皇帝,但已經不管備料和生火,到唐朝養老的二十年間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很多事得想一想。
楊廣先陪著她去洗米,然后一邊熟練的往灶臺里狂塞木料,一邊抱怨“你怎么看起來這么年輕難道當皇后的十多年間,不覺得快樂難道我待你不好”
“”蕭觀音這才得知人的容貌會停留在最快樂的時候,以及對面那個年輕人是李淵仔細想想,自己哪年不擔心他他生氣時,擔心氣壞了。他要修許多大工程,擔心百姓負擔不起。他要去打仗,又是擔憂。只是知道勸了也不會聽,干脆不說,少添堵也是好的。
“停,別再塞了。不要這么大的火。”灶火塘幾乎被塞滿了木柴,快要燒不起來了。
蕭皇后語氣柔和,叫人一聽她說話,情不自禁的放松精神,覺得舒服“我不知道,這是什么年齡”
楊廣自己想了一會,反正是自己生前,心情舒緩了許多。這要是來個六七十歲的老婆婆,那他真要氣死了。
“我寫詩釣了趙飛燕幫我,過些日子叫她跳舞來給你看。”
“哦”
“別誤會,他們仨感情深厚,只是以舞換詩。”
蕭觀音的廚藝可以稱為妙手回春,用大部分自己耕種收割的食材,再加上少量的祭品二次加工,置下一桌簡單樸素的宴席。香噴噴的蒸豆飯,焦脆脆的鍋巴,油汪汪的面筋,肉末蒸茄子,清炒三素,滑溜溜的魚羹,糖醋姜絲切的纖細腌的入味,加上一碟臘八蒜,非常好。
楊堅和獨孤伽羅大加贊賞“好啊當皇帝時吃的也不過如此。”
恨不得把墻拆了讓對門看看自己吃的有多好。
對面長孫無病正隔著屏障心疼小女兒,李明達比她想的還可愛,五六歲的小姑娘不胖不瘦,已有絕世容顏,還有一雙異常聰慧明亮的眼睛“你要是抄寫疲憊,就別在這兒住著,去和你姑姑姐姐同住,不用在這里結廬。我見你一面就滿足了。你哥哥我還不曾見過呢。”
不知道長子去了哪里,為什么不來見我
以前曾聽說,不論是誰下了地獄,只叫那些被他殺掉或害過的人知曉,親人和仇人都不告知。以免增添無辜者的悲傷。
李明達倒愿意為母親去尋找,只是自知自己實力不濟,本來就是個小孩,現在樣貌更小,握筆都有點累。她心里有數,不答應做不到的事“我想多見見母親呀。”
正確的辦法不是自己去找,而是抄寫夠幾個月租金的書之后,順道去找閻君請教。
母女二人隔著屏障,坐在同一張席子上,心念一致她真是柔弱可愛,我要照顧她讓她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