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被廢這件事,算是理所應當,因為一句話而被廢被殺的皇帝不少。他這一句話,把幼稚暴露無遺,本來支持皇帝的大臣們也惶惑的改為漠視太后更換皇帝,畢竟換上來的也是年輕力壯、謙虛好學的皇子李旦,既是先帝嫡子,雖然不英武,卻平和有容,比這個什么話都敢說的當今天子好一點點。比起根深蒂固的名門韋氏,倒是當今太后和群臣們更熟識,也不會有外戚專權的問題。
大家都看著楊堅笑而不語。沒錯,號稱把國家給老丈人也沒關系的皇帝只有李顯一個,但這還有一個當上皇帝的皇帝老丈人,韋玄貞差點就是第二個。
隋文帝為韋玄貞感到遺憾,差點就能復刻老岳父的輝煌成績。
繼續安撫兒子“不要急,不論是漢還是北魏,只要開始太后秉政就會逐漸淪落。第一個太后有才干,后面后妃無才無德,只想模仿前面太后的輝煌權柄。我們耐心的等待就可以看熱鬧。沒有長盛不衰的國家。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唐朝已稱盛世,好一個永徽之治,且往后看。”
“我曉得,凡事總有成住壞空。”楊廣最近些年在拿起佛經來勉強重讀,打發時間。那些國家的大事情,在史書上寫著簡單,史記上,上一頁某人在和漂母乞食,這一頁某人在建功立業,翻兩頁這人被斬,叫后人感慨忽起忽落,令人心中悲愴。實際上人家耀武揚威了十年,立不世之功,這十年間一定非常快樂和滿足,只是后人嗟嘆。在重新讀了史書之后,總結了一個國家衰亡的過程,就耐心的在墻上畫正字以年計劃。
亂自上作,現在既不是明君也不是賢德太后,接下來發生的事會令人快樂。
那些想謀反的人沒事還要找借口編祥瑞讖語鬧起來,現在嘛,非但李賢李顯授人口實,武氏做的事也是授人口實。
有經驗的皇帝們都認為現在是個起義的好機會。
起義和謀反的區別就在于是自己起義,還是自己在當皇帝。
劉隆忽然在樹上冒頭“真有意思,好像每個皇帝在亡國之后都會從國家會一世二世乃至萬世,立刻改成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世事無常,滄海桑田什么的也都頓悟了。佛家說的還挺對,不歷經劫難不能大徹大悟。”
楊廣皺眉問“你是誰”哪來一個小破孩胡說八道李顯死的好快,等等,看著不像是李唐的人。
漢朝二十個皇帝站在一起時,雖然隨著年份逐年往后而越來越斯文瘦弱脆弱,但長得像一家人。
“哦我,漢什么帝,劉隆。你要是歷史學得好應該記得我。”劉隆已經忘了自己的謚號。
楊堅臉色微變“我聽劉欣說起過你,他說你是一位嚶熊。”又愛哭又混蛋。他們生前很少見到不遵禮法的小孩,在帝鎮里好像到處都是。這個詞寫出來令人過目不忘。
劉隆現在長到十六七歲模樣就不長了,身強力壯,學識不淺。找了個差事,賺錢享受生活,時常不回家,最知道那些稀奇古怪的新詞。當即微微一笑“不敢當,只是個普通的門卒而已。”每天看著來來往往的新鬼,一兩千人,看起來很有趣。劉欣話太多了,對什么人都說我壞話
楊堅“不要妄自菲薄,人間只有太子才能被皇帝親自撫養,聽說少帝自幼被西漢諸賢明帝后撫育。進來飲一杯如何”
劉隆進去和他喝了幾杯米酒,甜絲絲倒是不醉人。
“不知漢高祖今何在自從那年一別,我與他英雄相惜,如今久未相見,叫人甚是思念。”
劉隆面露嘚瑟,啊,是得色“高祖看淡人間繁華,九鼎三次易主,富貴歌樓舞榭,凄涼廢冢荒臺。萬般回首化塵埃,只有青山不改。”
楊堅點點頭“在青石山中修行,真是可敬。我想請你送信,我也先修行,只是在此處不得其門而入。”
劉隆沒經歷過什么大事,最大的事就是鬼門處有幾家新來的人,哭天抹淚的不肯進城,誤以為進去之后會很可怕,卻不知道在人間城隍府已經審過了。還有就是幾個莽漢找不到父親,要動手鬧事。想了想他們無法跟蹤自己,給的報酬也算劃算,就樂于答應送信這件事。
閻君們嚴肅的關注人間,嚴肅到不去海邊戲水,就在天池泡溫泉。
“貓娘子現在重新當上校尉了。她還想要回到閻君的位置上。”
“阿政以前常派人去給貓娘子送東西。”
“貓娘子其實挺好的,只是他們四個都有點長孫無忌那個勁兒,自己覺得對的,就非要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