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沉聲道“有人說你們是侍疾時暗通曲款。”那可太讓老父親傷心了。我要死了,你們倆在旁邊親嘴,這是盼著我早死。之前李治說沒有,我看看你怎么說。
李弘聽這些話聽的滿面緋紅,捂著耳朵坐在地上,繼續偷聽。
李治心說你可比和我說的不一樣。
武媚娘抬眼一笑,依然是百媚橫生“那一次侍疾太宗皇帝自文德皇后去后,纏綿病榻,親征高句麗前后,病的也不輕。”她嚴肅起來“太宗皇帝過世之前,我們心里雖然明白,卻從未明言此事。之后的事,還請陛下寬恕。”
“連著控鶴監的事一并寬恕”
“那都是公主王公勸進的排場,除歌舞之外別無他用。我老糊涂了,聽信了他們的話。”
李世民怒道“憂患生于所忽,禍害興于細微。人不慎密者,多有終身之悔。”臣軌武則天。譯年輕時胡作非為,現在死后追悔莫及了吧呵呵。
武則天一驚,沒想到自己寫的臣軌會被唐太宗看過,這太尷尬了慚愧道“非威德無以致遠,非慈厚無以懷人。陛下若能寬容則個,許我與九郎再續前緣,武曌絕不辜負陛下。”帝范李世民
“資棟梁而成大廈。你又能為雉奴做什么帝鎮中全是帝王。”臣軌
“若憎而不知其善,則為善者必懼。”語出貞觀政要。武媚娘的意思很清楚,你雖然討厭我,但我也有我的本領,給個機會哦親。
“不勤于始,將悔于終。朕現在不做定奪,靜觀后效。看看你對九郎有幾分真心,至于高祖哪里,你自去辯解。”
圍觀群眾覺得還算精彩,有趣的不只是打架,有這互相拿對方的文辭嘲諷、懇請,更有趣。
唐太宗一時間還決定不好,看兒孫一左一右的在門口探頭,好似一對門神。生前不必顧忌他們倆的態度,到死后卻不能不顧。不再富有天下之后,親人和朋友就重要多了。他先吊著武媚娘,看她的態度和本事,之后怎么決定,全看她表現。
武則天又試圖和長孫皇后搭訕,但長孫皇后冷著臉不愿意搭理她。武后心中升起一陣怒氣,轉念又平復了,我都殺了兩個暗自怨憤的兒媳婦,她看我不順眼也理所應當。
不理就不理,反正她殺不了我。
再拜離開,走到門口時一手丈夫一手兒子抓起來,先在李治身邊低聲耳語了幾句話。
“弘兒,你是個好孩子。”
李弘沮喪道“我若不死,母親也不必受后來的困擾。”李賢一直都有點叛逆,剩下倆弟弟根本沒有接受準備當皇帝的教育。當時父母都把培養重點放在他身上。
武則天也是這么想的,李弘如果一直活著,病弱的讓自己持續專權,當了太后之后也不必面對那么多逆黨。徐敬業和諸王也不會謀反。不過這些人也不可怕,只是自找死路罷了。給她添加的困擾不多,生前有點生氣,死后有點難以面對唐高祖。“算啦,這是天命呢。都說了唐三代后女主武王,哪里是你能干預的為我引薦前朝的皇帝吧。”
呂雉低聲問“你覺得她會什么”在這里有用的東西。
嬴政想了一會“寫歌你要結識她么”
“不急。恐受其反噬。”咱們現在也不需要盟友。
其他的皇帝皇后們用復雜的眼神看著她,驚艷和厭惡并存,擔憂和疑惑。只有明德皇后在奮筆疾書,她最愛記錄生活中的故事。
當然李治原諒她這也不意外,她生前涉及巫蠱也沒事,差點廢后也沒事。古往今來誰有這待遇
劉欣叫到“李治,你當真能容她”
李治還有點不好意思的點點頭“畢竟是弘兒的母親。”
“嘖嘖嘖,真是虛懷若谷。”
武則天冷眼看著他“你是誰”膽敢當面嘲諷我幾十年沒有人敢用這樣的語氣對我說謊。
“漢哀帝。”
唐朝的太后焉能管得到漢朝的皇帝呢
李治按照年代順序帶她去見人,這是最合理的排列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