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趕緊跟上一句:“我雖無能,愿聽祖宗差遣。”
嘉靖就想起來一件事,三十六年,三大殿再次被雷火燒毀,文樓、武樓,奉天門,左順門、右順門及午門外左、右廊亦被燒毀。自己不得不設朝于端門。十年前方皇后死于大火之中,自己想讓她附廟,作為元配皇后和自己的神位并列在一起,廢了好大力氣,始終沒有成功。我,朱厚熜,真是命犯火劫。
朱見深幽怨的看著祖父,這樣表衷腸的好事,就不帶我一個嗎?
激動的擦眼淚:“是,是,是!”
朱元璋親昵的挨個踹了一腳:“別以為說幾句甜軟好聽的話就能逃走,都進去住著,該搬床搬鋪蓋的互相幫忙。老四你跟我來。”
這奉天殿一入門雖然是正廳——由于技術限制,盤龍藻井壓根想都沒想,地上的金磚也屬于偷工減料的產品——但在大殿兩側有房間,分別是書房和儲藏室,儲藏室里擺放著皇帝們各自的龍袍、金絲善翼冠和各人的印章。正廳后面有走廊四通八達,對面則是九間臥室。
那么大一個奉天殿,怎么可能只有一個大廳呢?外表四四方方,里面劃分的也是四四方方。
把朱棣帶到正房位置,九間臥室中間那間:“你住這間屋子。”
朱棣有些受寵若驚:“爹,您這是什么意思,這該是您住的。我不敢逾越。”
“你就住這兒!別拘束于禮法,恭敬莫過于從命,孝順的第一位是順著爹。”朱元璋強行叫他住在正屋中。
朱棣心中竊喜,暗暗懷疑這是老爹決定以此彰顯自己的地位,徹底解開了建文那孫子留下的心結:“那您住在哪兒?”
朱元璋拍了拍他的肩膀:“我老了,天下已經傳給你們。我不住在這里,還回到原先舊房子里,和你娘過幾天安安靜靜的太平日子,我挑水她澆地,我耕田她養蠶,多么快活。”
那間房屋雖然窄小,卻安穩可靠,這間搖搖晃晃的大屋就給你們住吧。總覺得這房子會坍塌,或許在坍塌之前就會有人暗地里放火燒了這棟房子。現在已經開好了窗子,如果有危險誰都可以翻窗從后墻跳出去。
朱祁鎮和朱厚熜看起來都有這個嫌疑,他們雖然在蓋房子期間出力不少,卻似乎對這房子有不少的仇恨。
朱棣:……我有種不妙的預感。
就這么愉快的決定了。
朱元璋覺得挺愉快,除了他之外,誰都笑不出來。
就不說倒霉孫子有可能包藏禍心,單是奉天殿這個名字……這可是在永樂年間就開始起火啊!
在殿外踹房子的時候還覺得好笑,現在到了殿內,放下鋪蓋,就覺得天旋地轉,乾坤位移,惴惴不安。
熬過剛開始數日的心驚膽戰,又聽著朱厚照幸福的小呼嚕聲,漸漸放下心來。
……
關于吳瑜等‘宋高宗擁躉’試圖把南宋的問題,甩給南方人血性不足,生性軟弱,戰斗力不足的原因。
南方人對此非常不滿,本來南方文人就出的不少,當即開始編纂自己南方義士志,我們雖然州城之間互相內斗,互相瞧不起,但在國家大義上從來不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