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八柱這苦戰幾十年不敗、不投降的八座城中的人最為憤怒,紛紛破口大罵不止。
其他南方人,尤其是更南方的地方,紛紛表示憤懣,我們怎么就沒有血性了?
閑的沒事罵我們是百越蠻夷,兇殘無禮,現在打不贏了就說我們太軟弱?
再看看你們北方人,漢兒盡作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
所有北方人立刻挑出來應戰,憑什么罵北方人?秦檜老家在哪兒?蔡京老家在哪兒?
朱元璋就定都南京,他是有史以來第一個定都南京還能打回北方的皇帝吧?你們宋朝的皇帝就是不行。開國皇帝收服燕云十六州,打了那么多年沒有成功,洪武皇帝用了多久?是十年?五年?不,是一年。這說明了什么?
雙方立刻開始以長江為界,開始南方人和北方人的互罵。
地域牽扯太廣泛了,雙方外加勸架勸和的第三方,吵的團花似錦,詩文佳作迭出,整個文壇一下子就變得很有活力,不再拘泥于寫漂亮的女鬼姐姐。
武曌:“很好。”
“很好?”
“這哪里好?”
“學士,我看朝野之中議論紛紛,對咱們現在的爭論都很不滿,恐怕是……”
武曌不怕局勢亂起來,人們的議論算是什么?怕別人的議論,就別做事了!
“朱熹生于宋高宗年間,成名于宋孝宗前后。他們理學門人常常說宋朝打壓理學,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又說明朝的太平和長久治安有他們理學士大夫的一份功勞。人們對歷史的認知有誤區。我認為不會有人以為,南宋推行理學能穩固住天下,但我聽說了一些事,有些人真是這樣認為的。讓人們看看,在什么環境下出現的理學,儒生不能富國強兵,只能約束自己。這本來不壞,管的太多,奉為圭臬,這就錯了。等到明朝覆滅之日,就是他們理學傾覆之時。”
“理學認為道統高于治統,表面上的滅人欲,實際上為抑制君權。如果點明背景在宋朝,或許會有很多人贊同。”
吳瑜心中若擂鼓:“怎么會呢。宋高宗本想盡展所長,他也想收復河山,救回父兄。如果不是朝中那些文臣反反復復的勸和,對金人聞風喪膽,個個主和,又怎么會有這樣凌亂的局面。倘若朝廷上下一心,局勢尚未可知。”
不是南方人的錯,是主和派的錯,是理學想要抑制君權!像徽欽二宗那樣不講理的皇帝壓制不住,只能壓制住九哥那樣講理的皇帝。
唉,每每聽到則天皇后呼九郎,就覺得酸楚。同為高宗,同為九郎,怎這般的天地之別。
“但是……但是張居正現在執掌天下書院,正在壓制這件事。”
吳瑜:“哈哈哈,他如何壓制得?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且不說,我看到有不少人見了他痛哭流涕,生前被他封禁了書院,死后剛剛清凈了沒多久,又被他封禁了書院。”
庶士們都笑:“那些人還聯名上書閻君,說如果還讓張居正掌管天下書院,他們就要投胎去清平人間。”
“閻君特許判官給他們加急辦了投胎的手續。哈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這地方可不興慎殺,哦,應該是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