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雉自己覺得沒什么作用,沒有因為稱帝提高,看起來更可怕了只是因為訓練自己,使用的更加精妙。宋朝距離自己這邊較遠,要想吞并到他那兒,不容易,考慮完政治和實力上的得失,還有劉娥暗中拜托的事情之后,斷然答道:“沒有什么提高,不如專心修道。”
趙匡胤深表懷疑:“若是真的無用,你怎得作了千年皇帝。”
呂雉含笑道:“吾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是對百姓,儉是在享樂方面,不敢為天下先是讓漢代皇帝保持矛盾,我溫柔中立。讓他們爭先。
好吧這些都是廢話,就是權術而已,對內,百姓支持、皇帝們互相妥協,對外,秦和唐都和自己關系匪淺,當然穩固啦。
呂惠卿繼續為她謀劃:丈夫和兒子都不在此處,太/祖太宗之間本就尷尬,陛下還是不要更進一步為妙。
劉娥拒絕了太祖的詢問,不想稱帝,只想打理朝政。
趙匡胤本來對她有些懷疑,見她斷然拒絕,印象又好了幾分。
劉娥所管轄的城池又多了幾座,來不及得意,還要準備戰爭。
有掉節操的人奉勸趙匡胤:“寡婦焉能和你同心同德,將來或許為美色所迷,不如娶了她?看看唐朝,只要心寬,實力就能得到顯著提高。”
本來還不覺得尷尬,勸進之后兩人再見面時各自都有些不安,議事互相有些回避。
遼國正在積極備戰:嚯嚯嚯,這招真的很好使呢。
從宋國跑過來的大臣真的很懂宋朝,知道怎么惡心他們。
金國也正在散布他們倆業以有私情的消息,這才是大伯如此信任侄子媳婦的原因!
在斧聲燭影之后,還能信任殺了自己的弟弟的兒媳婦,這是為什么?
我們當然知道宋的底細啦,我們多熟啊。
郭榮又收到這兩個國家的國書,他和遼是真正的老交情,但對于滅了遼的金并無任何好感,這兩國還不如趙匡胤呢。
趙匡胤氣的宣布出兵,檄文中把遼金兩國大罵一通,然后率領精銳部隊直取西夏。
西夏在招兵買馬方面另辟蹊徑,雖然他們不是中原正統、很多東西沒法生產只能搶宋朝的,包括搶宋朝的百姓,宋朝也搶著把百姓遷到內陸,留下大片空白區抵御西夏,為此荒廢了很多土地。除了西夏人之外沒有人愿意來投奔。
但李元昊有特殊的技巧,那就是——把自己這里打造成佛國。
西夏佛國,到處都是佛像,用了一百年時間,頂住了趙匡胤的攻擊,硬是把自己的國土打造成了‘佛教居士死后必須去朝圣的地方,陰間極樂世界’,還真騙了很多很多人來,就在此地落戶。又以此為名,訓練僧兵,給百姓們塑造的假想敵就是滅佛那倆皇帝。
宋代禪宗大為興盛,白骨觀也逐漸興起,有些地方是蓮花朵朵開,處處見如來。有些地方則是處處白骨,石頭木頭雕刻的骷髏散落滿地,還有人穿著破衣服在其中參禪打坐。
倒是一種另類的空城計。
李元昊、李乾順、李仁孝三代人和北宋大戰一場。
僧兵真將肉身置之度外,在李元昊叫僧侶宣講‘為國盡忠,來生福報無量’,這群人能燃指供佛、斷臂供佛,為什么不能為我去戰死沙場?
能。
房倒屋塌也不害怕,自己倒霉了是前生的業因果報,殺傷了對面的敵人是積福。
宋勝了,但不是大勝,也沒有徹底剿滅敵人,只從西夏那兒獲得了大量賠償,奪取的城池土地上全是寺廟尼庵,百姓們傻呵呵的。
其他皇帝都服氣了。
笨蛋皇帝通過信仰耗空國庫,損害軍力,聰明皇帝能利用這一點招兵買馬,騙人去沖鋒陷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