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昊真是個麻煩鬼。
遼金兩國松了口氣,又不敢放松戒備。
趙匡胤挺想一個回馬槍攻擊金,現在金國只有一個皇帝,是好時機。
可是自己的帝炁為什么不夠強?為什么只是香味兒?就因為小名香孩兒,就真是香?這玩意就沒有別的功用嗎?
認真研究,反復試驗。
并就戰爭中散發香味時產生的反應進行回憶思考。
他終于想起來,使用帝炁時香味擴散開,對面的攻勢明顯變緩。
趙匡胤的香味正如被人的靈物一樣,是可以控制濃淡的。找了數千人做測試,紛紛表示,當香味擴散開時,就覺得身處廟觀之中,覺得陛下恍若天王神將。
沒錯,趙匡胤的帝炁中的香,能無差別消弭敵我雙方的殺氣和斗志。
不覺得好笑,反而有些擔憂。如果是這樣……如果他能控制香味彌漫的區域,或是親襲敵人后方,那就直接瓦解了軍隊啊!
戰爭的智慧就在于,把不利形勢轉化為有利形勢。
趙匡胤立刻約遼金兩國的皇帝會盟,努力把平時有意壓制的香味最大限度的激發出來,熏!熏得他們喪失斗志!
遼&金:趙匡胤的香氣令人成癮啊,始終調配不出這種味道。
吸……
不想打仗了……
金太宗完顏晟將帝位還給了哥哥的兒子,和宋太宗形成了鮮明對比,誰見了他都得說一聲道德高尚——就好像靖康之難完全不是他的道德問題一樣。
別的皇帝倒是沒被熏那么長時間,嬴政、劉邦、呂雉、劉徹、李治、武曌等人因為多疑,覺得他身上忽然變濃的香氣必有原因。
岳飛死后直接來找宋太祖,會師時有些淚目。
趙匡胤:比我當年杯酒釋兵權解決的將軍勇猛多了!
岳飛:打回去啊!這里的武器這么好!士兵如此勇猛!
宗澤:哎,戰術不同啊。
整個宋朝的武將,都愛太/祖。商議一番之后,決定先攻打金國,和遼重新簽訂盟約,畢竟金國還能有皇帝再來這里,還很團結,但遼國不然,遼國已經完結了。
趙匡胤也在遠交近攻,和距離遠朝代遠的國家保持良好關系,就打鄰國。
兩國不知道他們要對誰開戰,就派細作瘋狂散布謠言:金國和宋國有深仇大恨,靖康恥猶未雪,皇帝卻和金國結盟攻打遼國,忘記百姓的苦難不仁,忘記家仇國恨是不義。
遼國和宋國名為兄弟實則仇敵,皇帝卻忘記遼國的滅國之仇,和遼國結盟出兵攻打金國,只要前腳出兵,遼國立刻就要前來襲擊,報耶律延禧之仇。
宋國百姓:o)o懵逼。
軍心渙散,朝廷中吵成一片,就連最主戰的大臣也說不出該打哪一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