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的訊息,我會在會議結束之后通知相關部門,那現在,我們該做些什么?”
嚴部長終歸還是定了定心神,既然事情的發生幾乎已經無法去阻止,只能判定最佳的解決辦法。
“這樣的災情,已非一家之力可以起到作用的,請各位道爺來,也是想著能群策群力,若是……若是有損傷各山門法統的地方,還請先行見諒。”
李林話音剛落,眾道爺都是哈哈一笑,旋即一位茅山的老道爺開口道:
“無妨,年代在變化,我們也不是迂腐之人,自然要盡心盡力,說起來還是要我們各山門感謝李道友,能參與這樣的盛世,救民護道,對于我們來說,都是不世功德啊!”
“對!正是此理!”
老道爺話音剛落,一眾道爺也都紛紛應和。
李林心下稍安,關于用何等法門去遏制水災,一眾道爺們也都開始了激烈的討論。
“走水部諸神的路子怎么樣?”
“不好說,看這天時,定會是連綿大雨,加之先前數月的積雪融化,只說水部諸神的法門,只怕治標不治本。”
“那……地仙法門?福澤一地,怕是能夠鎮壓四時風水,驅云散雨。”
“老道兄,是你入了地仙的門徑,還是老夫登了陸地神仙之境?真敢登壇作法,只怕還未驅云散雨,四時風水之力就能把你鎮成老年癡呆。”
“你!罷了,不與你分說,李道友,你有古修傳承,此事怎么看?”
聽著諸位道爺的辯論,李林陷入沉思當中。
事實上,后世的論壇上,也曾經出現過這樣的討論,若是事先有所預知,以當時各山門的實力,當如何將這場災難的損傷降到最低。
“地仙的路子可以考慮,但是畢竟咱們修為境界在這里,登壇作法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結合一下神祗的法門,咱們立下幾處法壇,煉一套法器怎么樣?
我們都是后天境界的小修士,親自動手,自然煉不得法器,但卻可以借天地之力,以連綿大雨為源頭,滋養法器,反過來看,則是以法器吸收天地之間的雨氣,也算是變相消減了災情的力量。”
聞言,眾道爺沉思片刻,便都相繼點了點頭。
“此法上佳,以法器替代龍脈的作用,立在地仙法壇上,鎮壓四時風水,妙!”
“那就真不能走水部諸神的路子了,雨師如何?”
“可以,煉一套雨師法器,位列四方,鎮壓雨勢,汲取雨氣!”
“江河源頭,當祭煉一鼎,主鎮壓之意。”
“那入海口處,也應該是這個意思,祭煉一口鐘吧,同主鎮壓。”
“嗯,如此看來,中央處,分別祭煉一枚印,一桿旗?即可鎮壓,若水勢洶涌,也可居中調控?”
“大善!”說話的這位,乃是龍虎山的道爺,“我去聯系宗然師弟,他懂些《連山易》,至少布下連山法壇沒什么問題。”
“我茅山有一套都天小云禁,雨從云,以這套都天小云禁作法器的核心,如何?”
“那么這套法器,便以都天雨師為名?”
“都天雨師鼎上,還可以用……”
有了李林的開頭做引,眾位道爺寥寥幾語,幾乎已經確定了這套都天雨師法器的大體框架了,剩下的則是些細節處的推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