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首的那個邏卒回道:“北胡皇子莫赫離突然來了,帶著兩隊親兵,如今正在京城外面。因怕人手不足,樞密院便調了皇城司同侍衛親軍一道前去。”
江劭聞言,皺起了眉:“北胡皇子莫赫離?他怎得突然來了?引進司竟沒提前打個招呼?”
那邏卒搖了搖頭,看了江茗一眼。
江劭說道:“這是家姐,你但說無妨。”
邏卒這才說道:“他們突然冒出來的,聽說這沿路的總督們俱沒上報,如今引進司里面都亂了套。引進使洪悟被皇上傳進宮里的時候,竟還是被從盈袖坊里拎出來的。”
“糊涂!”江劭罵道:“北胡狼子野心。如今這般,是想讓我們看看,他們是能隨意在我大胤的疆土上奔襲的嗎?!”
那邏卒連忙沖江劭使了個眼色,示意他小聲些,隨即一抱拳:“公事,我們先去了。”
江劭眉頭越蹙越緊,轉頭對江茗說:“阿姐,今日我陪不了你了,我同他們一起去看看。”
江茗稍叮囑了兩句:“注意安全,早去早回。”
江劭一點頭,轉身就跟著那兩排邏卒一道去了。
江茗看著皇城司大門前的兩尊石獅子,陷入了沉思。因著原書里對北胡并沒有多加贅述,江茗來了之后便搜集了很多關于北胡的資料來看,以備萬一。
北胡與大胤不同,并不存在立太子接替政權的習慣。偶爾有幾個勢力大的部落,首領去世后,有勢力的兒子便會各自分家,形成一個又一個的小型族落。其中孰強孰弱,總有分出勝負的那一日。聚而又和,和滿則分,便是他們的常態。
但也正因這個傳統,北胡各部一直零零散散,更罔提與大胤對抗,爭奪天下了。
可二十年前,北胡蘭部遠交近攻,謀略陰陽,竟將一個個部族擊破,原本的蘭部首領莫須齊自立為大君,之后稍作整頓,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攻打大胤。
毫無準備的大胤一舉被人穿到華京城下,當時皇帝驚慌失措,與北胡簽訂條約,約為兄弟之國,每年除了絲綢、糧食之外,大胤還要向北胡進貢10萬兩白銀,這才維持了十余年的和平。
江茗原本就是外人,對這樣的結果也并不似胤人那般懊惱。她只認為成王敗寇,況且大胤如此重文輕武,便早就埋下了伏筆。況且朝代更迭,自古便是常態。
可莫赫離這個名字,卻讓她隱隱有些不安。
一來是這人身為莫須齊的二子,繼承了莫須齊的陰謀陽謀,更不用說胡人原有的驍勇善戰了。二來是江劭當日便是死在他的槍下,且殷楚在雍陽關,抵御的也是莫赫離所率的北胡主力大軍。
因著沒看完全書,江茗雖不知道莫赫離后來結果如何,但單憑他這能力,日后就算是繼承北胡霸業,也并非難事。
想到這里,江茗便動了心思,去看看這個日后可能會執掌天下的男人,說不定又會發現什么商機,讓她能從中撈賺一筆。</p>